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拔野古部落)都在控制中。

    但南面有葛逻禄人、拔悉密人,依旧不可小觑,故此骨力裴罗将最信任的两部设置在那里。

    葛萨部,是内九姓回鹘最奇特的一个部落。

    以乌德鞬山为中心的游牧部落,千百年来,从东边过来的,西边过来的,北面过来的,络绎不绝、层出不穷,人种也是深度混合,但回鹘人的相貌大致还是以“高鼻深目”模样,以来自西部草原的部落人为主。

    但葛萨部却是一个另类,他是铁勒人与鲜卑人的混血种,长相有些与东胡部族趋同了,不过依旧混迹在回鹘内九姓里,还能与回鹘巨姓药罗葛氏长期联姻,自然不太简单。

    据悉,葛萨部有一半血统来自拓跋鲜卑部,一半来自回鹘的前身袁纥部,于是,他们既有能够冶炼铁器的能力,又有极善山地战的特点。

    “极善山地战”,这句话看似简单,实则大不简单。

    这句话的背后包含了几个因素。

    其一,作为漠北大部,他们自然善于骑射;

    其二,作为乌德鞬山大部,他们自然善于山地战,但若是“极善”,那自然是因为他们骨子里就比其它部落强一些,也就是说有极强的体力和步军作战能力。

    是的,他们身上另外一半实际上来自以前称雄漠北的大部薛延陀部,不过是被袁纥部收留了罢了,那也是一个铁勒超级大部,他们自然也会骑马,不过用来骑乘多过作战,作战时则下马以长枪阵以及有着重甲、拿着重武器的步军开道。

    就凭着这骑马步兵,薛延陀人一度统一了漠北。

    看到这一幕,你似乎想到了什么,是的,他们有些类似后世建州女真,有着强悍山地、步军作战能力的努尔哈赤的部队,后世在蒙古草原上,岳托就能以五千实际上是骑马步兵的满洲八旗压服林丹汗的几万精锐骑兵。

    当然了,若是一支普通的骑马步兵,自然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能够做到这一点,需要:

    会骑马;

    会射箭,还能开大弓;

    力气大,能使用重武器。

    其中的射箭很关键,有了比骑弓强出一大截的强弓,就能保证骑马步兵不会一直被动挨打。

    而重武器则是破阵的关键。

    这样的葛萨部自然在内九姓中独树一帜,战力也非常强,这才是药罗葛氏长期与其联姻,并让他们镇守乌德鞬山东南部的唯一原因。

    说到这葛萨部,你等一定想到了万里之外的黑海北岸的科萨部,是的,他们同出一源,他们突然出现在那里与如今出现在哈萨克大草原北部的基马克部落同出一辙。

    都是突厥汗国在建立后,为了开拓生存空间,突厥大汗便让手下的常备军将领(钦察/基马克,类似后世契丹人的皮室军、蒙古人的怯薛军,都是常备军中的精锐)带着某个苍突厥或某几个苍突厥部落(对于飞蓝贵族铁勒部落或投靠突厥汗国的东胡部落的普遍称呼)一起向西探查而已。

    一开始,这些苍突厥部落都是作为钦察/基马克的奴隶部落(为期饲养牛羊马匹作为军粮、军用物资)存在的,后来处在突厥汗国腹心之外后,苍突厥部众越来越多,自然不甘心长期处于奴隶地位,随着突厥汗国的覆灭,他们中的某些人也恢复了贵族身份。

    当然了,他们在隋唐之际受到了中原王朝的强大压力也是原因之一。

    现在的科萨汗国,名义上的首领自然是以前的钦察将领,是蓝突厥贵族,阿史那氏,但实权却掌握在葛萨部里,按照东罗马历史记载,为了共同抗衡异军突起的阿拉伯人,东罗马与科萨汗国联姻普遍,科萨汗国曾将一个女儿嫁给东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五世,她的名字叫“琪琪格”,后来被君士坦丁五世改为“艾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