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味着,他们短时间内对于岳虎军,不会有大的动作了。 这也是无奈之举。 虽然短时间内,可以让岳虎军再次得到喘息之机,恢复战败的士气,重新经营后勤调派的大营和坞保,但是任何势力都不应该陷入两面作战的境地。 若是处处不舍,处处进攻,很可能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而且,依靠着神威军与神武军的步兵,他们依然能在村镇之间发展势力。 这次,他们若能趁着岳虎军力量收缩的时候,把势力直接发展到长安附近的村镇,那下一次决战,岳虎军将会更加被动! 陈飞的水军则是得到最大的发展机遇。 从南方回来的商队,不负所托地带回来了几名精英工匠还有图纸。 他们得到了整个关中西部百姓的支持,再也不缺少劳动力,很快就在工匠们的指挥之下,伐木造船。 开春之后,渭水的水流量只会越来越大,足以支撑大型战船在河上作战,甚至某些支流的水深也不会限制这些战船。 之前,陈飞的力量极为弱小,虽然在战场上非常灵活,各种突袭,但是遇到岳虎军水军主力却只能东躲西藏,颇为狼狈。 但是等再次与岳虎军决战,陈飞誓要让敌军见识下真正的大凉水军是何等威力! 项阳一边耐心地等待着西凉的盟约与进一步的情报,一边开始做准备工作。 让玄甲军进行特训只是第一步。 第二步,则是利用关中百姓的支持,搞清楚进入关中作战的骑兵的行动规律。 他们做了充足的准备,使得西凉骑兵在渭水南岸的劫掠几乎没什么成果。 迫不得已,他们只能把目光投到渭水北岸,甚至需要深入到关中与河内之间的地方。 如此深入作战,即使以骑兵的速度,也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只要能摸清楚他们的行动规律,抓准他们出击的时刻进行安排,那么等他们回军之时,就可以准备好大礼等着他们了! 再者,通过他们出击劫掠的规律,也能间接猜估西凉军的大营内存有多少粮草等物资,这对于项阳后续的大计划,也是非常关键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情报。 第三步,就是兵器的设计。 与岳虎军的大战,大凉军多次利用先进的武器对他们造成了“降维打击”,项阳当然不会忽略这方面的改进。 西凉马匪们来去如风,虽然也有据点,但是作战不会完全依靠大营,所以,炸药包的作用大为降低。 但是,适合在西凉作战的装备,还是有的。 首先就是弩机的轻量化改进。 西凉之地是非常适合弓弩作战的,面对密集冲锋的骑兵,弓弩是最能给他们造成杀伤的武器。 只不过,骑兵行动太快,而弓兵列阵以及弩机准备,都需要时间,都显得笨重,看起来似乎并不适合用于凉州。 不过,若能出乎意料地提前进行布置,它们将会发挥惊人的作用。 再者,他们将来的盟友,汉民群落,是需要坚守坞堡的,如果有先进的弩机,那将极大地加强汉民的防守力,就有底气派出更多军队投入到进攻之中。 项阳不需要增强弩机的威力,他要利用的是从西南山区的山路,把大量弩机运送到凉州,支援汉民以及进行设伏,只有这样,才能瞒过西凉军的耳目。 另一方面,炸药包不仅可以攻城之用,它同样可以用来设伏。 项阳跟工匠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利用项阳在特种部队里设置诡雷的种种思路,终于试验出了初级的土制踩踏式“地雷”。 直接把它们叫做“地雷”其实并不严谨,它们的触发条件更困难,威力也要小得多,不过这已经是个巨大的进步了。 对于这种土制地雷的使用,只有一样,提前埋伏,等待敌军大量骑兵从上面飞驰而过。 那种踩踏的力道,可以百分之百地保证触发地雷,到时候……场面一定很精采。 进行最后一次试验,看着成功爆破的土制地雷,项阳的脑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