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了。</p>
这些豪族富户如实破产,他们的日子也好过不了哪去。</p>
人就是这样,若老朱一开始就以如此方式惩治的话,怕是有不少人会咋咋呼呼,吱吱歪歪的说三道四的。</p>
反正不管怎么说,现在的这种处理方式与之前相比可还真是宽松了不少的,对商业的破坏已降到最低了。</p>
因对豪族富户的牵连最低,这些人为了能够顺利过关开始主动配合起朝廷彻查来。</p>
很多隐匿不报,或者少报漏报的官吏又经了新一轮的审查。</p>
就在朝中对此案如火如荼开展之时,朱标找到了陈恪。</p>
对于此事,朱标曾找过老朱,可惜没能与老朱说到一块去,没说几句便弄了个不欢而散。</p>
被朱标宣召,陈恪是有些诧异的。</p>
他实在想不到,朱标找他会有何事。</p>
詹事府中,陈恪被邀请着落座。</p>
坐下后,很快便有内伺上了茶。</p>
喝着茶,朱标问起了海外贸易之事。</p>
谁都知道,老朱之所以对郭桓案妥协,最大的原因则是因即将兴起的海外贸易。</p>
对于此,陈恪又详细介绍了一遍。</p>
“殿下,富裕的希望在海上,而同样,威胁也会在海上,至于北地的游牧完全不值一提,我大明只要能富裕起来,便可发展更强的武器,训练更强大的兵丁,有了这些,完全可拒他们于国门之外,而他们为了生存,只能以低价把他们的牲畜毛皮卖与我们,而我们可把这些东西利用水路卖到海外,转手便可翻十倍百倍的利润。</p>
到时候,他们只能仰我们的鼻息存活,即便让他们进来,他们也不敢轻易得罪我大明的。”</p>
兵强马壮,国富民安,一点儿都不能少。</p>
只兵强马壮,国家没钱百姓没钱,用不了多久这份兵强马壮便会被消退。</p>
到时候,一颗大白菜换架飞机也不是不可能的。</p>
而国家富裕却不去发展武备,一旦这份富裕被人眼红,少不了是要被人抢走的。</p>
陈恪把与老朱介绍过的东西,重新与朱标说了一遍。</p>
这些东西老朱在实行之前必然是已经与朱标通过气的了,对于这些东西,朱标也是接受的。</p>
若是不然,朱标也不会不加相劝的。</p>
陈恪再说上一遍,不过是让朱标更了解一下罢了。</p>
之后的一段时间,整个大明官场发生巨大地震,牵连全国的十二个布政司,礼部尚书、刑部尚书、兵部侍郎、工部侍郎悉数涉案其中。</p>
另外,下面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