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赵昕希望自己直接说一句:“儿臣不知!”然后站着装死,安排来哪个师傅就哪个师傅。

    现在好了,精心准备的一番说辞,由于过于成熟,根本没有人愿意相信是自己说的,还要找个替罪羊来。

    可是这替罪羊哪里这么好找,一个谎言说出来之后,接下来恐怕需要无数个谎言进行弥补。若是替罪羊死了也就罢了,可是怎么可能!赵祯一定会暗中纠察此事,到时候多半要暴露。

    赵昕心虚不已,眼神不由自主地瞥向下方。赵昕本意是想要躲避赵祯那锐利的目光,但结果却让赵祯产生不必要的联想,“昕儿,是下面中的某人教你的吗?”

    “不是不是,”赵昕两手紧张地挥动,这替罪羊可不能够乱找,道:“儿臣久在深宫,哪里有机会和他们见面!”

    “那又是谁?”赵祯已经有一丝不悦之色,虽然这不悦之色并非是争对赵昕,但是也让赵昕感到万钧压力。

    “这——,娘亲在范仲淹呈上《答手诏条陈十事》后说过,当年太后崩逝父皇亲政。吕夷简向提出八条规劝,内容大差不差。”

    “这样啊!”赵祯点了点头,原来是曹皇后教的,难怪有这等水平,赵祯很痛快地接受了赵昕这个解释。

    赵昕这个回答,说的是母亲,但是赵祯及群臣百官,都认为这个母亲指的是曹皇后,而曹皇后自知没有,又会认为是苗氏。

    只要赵祯不往死里挖,可以说,这件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自以为了解一切的赵祯抬起头,看着下面的范仲淹,问道:“范爱卿欲举哪一位名师?”

    范仲淹之前在底下就一直考虑此事,因为保不准赵祯现在就要询问他。

    宋初三先生与范仲淹的关系都不错,而且能够被称为先生,本身也证明了他们有着不弱的人望。

    像那胡瑗,范仲淹自己的儿子范纯佑都交给他培养;至于孙复,范仲淹另一个儿子范纯仁拜师于他,他门下还有文彦博等弟子。

    最后的石介,虽说同样学识过人,但是刚直过人,若是在深宫中处事,恐怕会招惹非议,不在范仲淹考虑范围之内。

    当然最关键原因,是石介当年骂赵祯骂得太过了,当年赵祯废黜郭皇后,“渐有失德”,“妇人朋淫宫内,饮酒无时节”,这些句子可都是出自石介。

    既然如此,那就只剩下了两个选择,一个是胡瑗,一个是孙复。

    而范仲淹最后给出的建议,是孙复。孙复屡次科举不中,退而入泰山讲学,门人弟子满天下,也就是在去年才得到征召入宫而已。

    胡瑗与孙复的经历类似,也是历次科举不中,退而讲学。

    区别就在于,胡瑗在六七年前就得范仲淹举荐,晋升官职,在宫中混了几年,已经有了一些派系。

    可以理解为范仲淹为了帮助孙复拉知名度,省得自家儿子的师傅久无出头之日,也可以理解为孙复更加容易掌控。

    只不过后者这个猜测就有些居心叵测,有些小人之心了。

    范仲淹给出了自己的考虑,接下来就是吕夷简了,只不过吕夷简致仕,眼下不在朝廷,赵祯便着一个小黄门专门去吕夷简的府中询问此事。

    就这样,这场大朝会至此结束,多少人心中波澜起伏。而经由此事,群臣百官心中,第一次深深记下了赵昕的名字与面孔。

    尽管那江河之说是曹皇后教导,但是能够选择一个恰当适合的时机说出来,也是不容易,甚至可以说,后者还要更困难一些。

    好比后世写作文优美句子那么多,如何加以整合,形成符合文章主旨的段落,才是最重要的。否则狗尾续貂,华而不实,就是笑话而已。

    若是让他们明白,这番言辞乃是出自赵昕之口,并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