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方嬷嬷是徽州府人,早年丧夫独自支应着丈夫留下的早餐铺子拉扯着遗腹子艰难度日,好在遗腹子从小聪明懂事,十七岁就考中了举人。方嬷嬷只说苦日子总算过到头了,谁知遗腹子在第二年进京赶考时,却被人诬陷杀了人被关进了大牢。

    方嬷嬷接到同乡考生找人带回来的消息后,抹了把眼泪就把铺子、房子、家俱等等,但凡能卖的都卖了,带上银子进京救儿子,她相信她的儿子会做下杀人这种事。

    方嬷嬷日夜赶路还是晚了一步,进京后才得知判决已经下来了。一个外乡妇人,想替儿子翻案何其困难,方嬷嬷找不到能帮她的人,只能每天去刑部门口苦苦哀求大老爷们。

    大老爷们也不是都铁石心肠,见她可怜也有人替她去翻看卷宗,只是人证物证俱在,方嬷嬷的儿子也亲口认了罪,实在是找不到翻案的理由。

    方嬷嬷求了一个月之后终于彻底绝望了,眼看着离行刑的日子没几天了,也不再往刑部跑了,便预付了房钱,下剩的银子都换成了米粮,请庙里的师父帮忙舍给贫寒之人,自已也在庙前支了张桌子,专门帮人缝补衣裳鞋袜分文不取。

    柳元灵那会才七、八岁,能出门的借口不多,最方便的自然是去上香,跟庙里的师父们都混得熟了,有师父跟柳元灵说起方嬷嬷,希望她能帮忙问问柳大人,方家的孩子还有没有救。

    柳元灵见过方嬷嬷之后,感觉她并非一味溺爱孩子的人,想来养出来的孩子也不会是大恶之人,之后请柳大人帮忙去刑部求了个情。

    刑部看在柳大人的面子上复查了方骥的案子,还真就查出了疑点。原来案发之时方骥在与新结交的学子吃酒,酒醉后二人起了争执,受害人提及方骥的母亲,言语间十分不敬。

    其他在场之人把二人拉开了分别送回了各自的客房,方骥酒劲上头,越想越气便带上防身的匕首去找受害人报仇。只是进入受害人的房间后发现他已经倒在了血泊中,鬼使神差之下,方骥把受害人胸前的凶器拔了出来,把自已带去的匕首插了进去。

    酒醒后才想起后悔来,可是已经没人相信他的话了,人证物证俱在,方骥想起自已因一时之气断送了前程,无颜面对含辛茹苦养大他的母亲,索性一口把罪行认了下来,只盼着速死不敢面对母亲。

    之后刑部查出了真凶,不过方骥因为损毁尸体、作伪证,也被判了三年徒刑。方嬷嬷送别儿子后,为报柳元灵大恩,便自愿到她身边服侍。

    柳元灵想着方嬷嬷孤身一人,家底又都舍出去了,便把她留了下来。原本也没想着让她做什么,单纯只是给她提供个存身之处,跟着大伙扫扫院子做做针线,有人说话做伴日子也限过些。

    方嬷嬷做了二十来年生意,见识比普通仆妇要多得多,到柳元灵身边之后尽心尽力,事事都做得让人挑不出毛病来。

    尤其善于与人打交道,进到柳府几个月胉,上到各层管事,下到园子里洒扫的杂使小丫头,没有一个不说她好的。

    柳元灵没想到自已一次无意间的善意举动,给自已换回来这么大的一个宝贝,之后便有意提拔方嬷嬷,很快就把她提到了教养嬷嬷的位置上。

    公子、小姐房中的教养嬷嬷在仆从面前,有时候比公子、小姐本身更有实权,方嬷嬷对柳元灵感激不尽,对柳元灵也更加尽心。

    一年前方骥刑期以满回来接方嬷嬷,方嬷嬷却执意不肯离开,并且坚决拒绝了柳元灵给方骥找差事的好意,自已这么多年存的月钱也全部托庙里的师父施舍给了穷人。

    却告诉方骥:“为着你的事,娘把你爹留下的铺子卖了,家里的房子也卖了。你现在该去把这些都挣回来,去吧,做工也好,扛货也好,等你什么时候买了房子开了铺子,再来接娘回去。”

    方骥哭着拜别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