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谢赟轻笑道:“都说了是类似于社仓,又不是完全照搬社仓,其中的一些变化,实际换一种思维就能理解,譬如现在粮价飞涨,从一斤3钱,涨到了一斤30钱,而社仓已经快要装不下粮食了,这个时候高价卖一些粮食,留一部分粮食给乡亲,岂不是依然完成了社仓的作用,同样的道理,粮价暴跌,一斤3钱丢到,3斤1钱,我们就可以收一些粮食过来,作为储备。”

    崔炎还有晕眩,易衡算是听明白了,说道:“但是这个社仓的账簿,属于我县一直牢牢掌控,每次有乡绅捐粮或者卖粮,亦或者买粮放粮,都不需要给上面报备,不像夏税和秋粮,必须要上缴朝廷,所以账目每次都得查验,所以就有了很大的变量。”

    谢赟拍手说道:“老爷说得没错,而且这平账也很容易,这东西就穿在身上,放在家里的炕上,而且又是消耗品,全县上下几万人,一年得消耗多少?这账簿太好做了,任何都查不出问题,而且我们又不是只进不出,本来这些东西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就跟我刚才说的一样,乡亲们不会不知好歹,而是会对老爷感激涕零,本来老爷就是在做好事,又不是做丧天良的事情,何愁民心不齐,黎民不支持。”

    崔炎算是听明白了,皱着眉头说道:“这样一来的话,坑得就是朝廷了!”

    “哎呦喂,县丞这话可是大谬!

    什么叫做坑朝廷,这是民众私自耕种养殖,又不是大规模栽培,历来县衙都不好管理,这种情况庙堂也清楚,我们每年的钱粮又不会亏欠朝廷,怎么能叫做坑朝廷呢?”谢赟一脸严肃的说道。

    “本质上一样啊!这是朝廷的田地,却没有栽种朝廷需要的粮食。”崔炎一本正经的说道。

    易衡拍了拍崔炎的肩膀,说道:“人要学会妥协和变通,民众也需要基本的木棉和绸缎。”

    易衡轻声说道:“这也是你教我的,况且这也不是损国利己的事情,依然是利国利民,现在筱风县的情况你也看见了,之前我已经妥协了和让步了,总不能一让再让吧,乡里加起来有3万户了吧!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我估计郡府也就3万户。”

    崔炎有些挣扎,实际这又跟他的理念发生了冲突,最后崔炎还是妥协了,这能说是权宜之计,如果有更好的办法,一定要停止现行的井田制。

    由于井田制属于不能上台面的东西,具体的实施和操作,只能交由谢赟来处理。

    谢赟自然是拍着胸口,保证完成井田制的推广和宣传,这一点易衡还是很放心,谢赟在这些事情上非常的专业和靠谱,可要比他和崔炎要强多了,或许这就是所谓的术业有专攻吧。

    谢赟走后,易衡喝着茶水,说道:“你也别想太多,之前我们的一系列行为,说白了都触犯了多方的利益,最终为了什

    么?还不是为了广大的黎民,只要乡亲们能过得好一点,该圆滑的地方就得圆滑,该妥协的地方就得妥协,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总不能让活人被尿憋死吧。”

    崔炎点头表示明白,易衡闭着眼想到,以前还以为贪官易做,清官难!现在才明白做一个清官那可是难上加难啊!

    “老爷!”赵婷推门而入,轻声的说道。

    “怎么了?”易衡问道。

    “关于送过来的贱籍,奴婢认为不应该按照规定处理。”赵婷说道。

    崔炎一头雾水,说道:“什么贱籍?”

    赵婷拿着手上的文书,晃了晃,说道:“我是忘记了,这文书县丞大人和老爷刚才商议事情,还没有来得及看。”

    崔炎接过文书翻阅起来,说道:“奇怪了,为什么朝廷要把这些犯人送到筱风县?我们这里也不是什么繁荣昌盛之地,理应送到其他郡县才对。”

    易衡伸手示意,崔炎连忙递交了文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