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士农工商,商之最末。

    路候爷是个很古板的人,他自己是堂堂一人上人的候爷,儿子却成了地位最末的商人,这脸他怎么丢得起?

    可他从来不看路二爷的付出,府里几乎所有的开支全是路二爷在撑着,他所吃所穿所用无一不是路二爷所出的银两。

    路二爷又是个大孝子,经商是因为他喜欢从商,于父亲对自己经商的不待见,他也只以为自己尽孝了付出了,总有一天会让父亲对自己展颜一笑。

    路府的事,在京中是个公开的秘密,也就只有路候爷自己还尤不自知了。

    这要原于一次路二爷在酒家吃酒吃醉了,酒后吐真言的向朋友诉了不少被父亲不待见的苦。

    他这位朋友,和他一样人以群分的同样身在封爵之家却走经商之路,和着定国王府还有着那么点关系,正是君二爷的那位郡主妻子府上的二公子。

    容二公子原以为路二爷是在发酒疯,毕竟路候爷在京中的口碑不错,在不少人眼中路候爷是个谦逊有礼的文人墨客之流,在容二公子眼中同样如是。

    怎么会是路二爷口中那等罔顾亲情,甚至可以说是忘恩负义之辈?

    谁知他送酒醉的路二爷回府时,竟然亲眼的见证了路二爷在府中地位的低下。

    容二公子将路二爷送到路候府门口时,路候府大门早已紧闭。

    这本没什么,夜间嘛,关上大门也属正常。

    可他遣人上前敲门,告之守门的下人是他们府上二爷回府了,得到的不是下人恭敬的开门将路二爷迎进去,而是一道鄙视眼神,及代传的路候爷亲自交待的话。

    说路二爷不自尊自爱,与不论不类之辈半夜饮酒失了体统,还说路二爷此举丢尽了路府脸面,接着是反问了路二爷有何颜面还敢回府?

    那守门不知与路二爷吃酒的是容王府之人,也不知容二公子亲自送路二爷回府,讲的话甚是难听,对着路二爷那是一丁点儿没有身为下人该有的尊卑。

    容二公子是又气又怜惜路二爷,没忍住跳下马车亲自去训了守卫几句,之后就带走了路二爷,将人安顿在自己所开的客栈中。

    容二公子是个大嘴巴,其也有为路二爷抱屈的意思,第二天就将这事当玩笑般说给了府中的几个姐儿们听,后院女子最是无聊,这一传十十传百的,不出两日京中就几乎没有不知道路候爷一府花着路二爷的银子,却全府都反过来虐待他一房这事儿。

    着实是让路候府大大的在京中风光了一把。

    那阵子路候府的人就是下人出门都是万众瞩目,此事甚至还惊动了圣上,路候爷更是因此事被圣上半夜召进了宫,又丢在宫门口让他候了近两个时,期间宫人路过对他是极尽无视,狠狠的同样羞辱了他一把。

    可这人好像脑子有坑,明明因为这事儿连皇上都表示出不悦了,换个聪明的至少明面上父子关系得保持住吧,背地里你怎么不待见那是你的事不是。

    就像容王府对容二公子,同样的因经商府中众人瞧他不起,可因他有财,容王府哪个人表面上不是对他客客气气的?

    容王爷就比路候爷聪明,时不时的总夸他的二儿子是个孝顺孩子,容二公子更是因容王爷,在太皇太后那儿都挂了名儿。

    京中哪个不称容王爷和容二公子俩是父慈子孝?

    与人方便就是与已方便,财源广进嘛。

    路候爷就偏不,保持着文人的清高孤傲,他就是不喜商人,岂会因亲儿子成了商人就改变看法,那不是跌自己的份儿?

    而且这个不孝子还让他受尽了屈辱,丢尽了身为文人的骄傲,这儿子说是他的仇人都不为过,又岂愿给他任何体面。

    路候爷这人绝啊,从皇宫回府后,第一件事就是将路二爷一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