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听着于谦义正言辞指责的话,徐有贞面色苍白,满头冷汗,甚至汗已经把他的后背打湿了。不是徐有贞胆小,居心叵测,蓄意影响国运,这一顶大帽子扣下来,别说他了,就是当朝天子都得受到弹劾。

    他一个小小的朝官,株连九族,五马分尸都是轻的,更何况于谦可是能让百姓们联合起来改变圣旨的人,徐有贞要是和于谦对着干,那他的脑袋也就不保了。

    于谦看着徐有贞大气也不敢出,颤颤巍巍跪在朝堂上的样子,嘲讽不已,只觉得什么人现在都能够上朝了。

    看着这个场景,大臣们也都是有脑子的,也知道此时不该淌那趟浑水,此时也纷纷开口附和着:“臣同于丞相的意见相同”“微臣也赞同于丞相,不该南迁。”

    朱钰见众位臣子统一意见,大手一挥,让徐有贞先退下,徐有贞一惊,腿都已经跪麻了:“谢谢陛下大恩,臣无以为报。”说着连滚带爬退到了一旁。

    虽然南迁这个事已经过去了,但是他们一开始就是在商量朱见深到底要不要封王外放,徐有贞以天象来掌握局势,很容易就能得到众人新人。

    不是因为徐有贞这个人,而是他背后的翰林院,他们夜观天象,负责礼兵,这种封建理论,朱钰作为一个现代人当然是不信的。

    但抵不住众位臣子从小生活在这样环境中,宗亲血缘,封建礼制已经在他们的脑海中扎了根。

    他

    们把天命看的特别重要,年年祭祀是大事,皇室成亲要祭祀,洪涝灾害要向上天举行祭祀仪式祷告。

    眼下一听说朱见深会影响太子导致体弱,马上就先入为主的认为朱见深就该被流放。

    可朱钰考虑到朱见深是自己的亲侄子,自己的大哥还被关着,两人本就少有见面的机会,要是朱见深再被封王外放,那就真的是天人相隔了。

    在别人眼中,此事事关他自己的儿子,所以他如果不做出回应,之前积累的好感再有信任的引导下,就会变得荡然无存。

    诸位大臣们倒是意见统一,纷纷为太子请命,把朱见深封王外放。

    朱钰倒是还没开口,他环视四周,突然看向一个人——于谦,他想看看千古之臣于谦在面对此事时会有什么意见。

    但是于谦和其他人神色无异,低着头不说话,神色淡淡的,一句话也没有说。好像一点也不关心此时,根本无法将现在的于谦和刚刚在朝堂上暴怒的人联系到一起。

    好像没有关系到国家大事,他一直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他回想起这些天于谦在朝堂上的发言。

    于谦很少说话,但是存在感却让人无法忽略,他反倒从来没有摆过官架子,也从来没有不怒自威的气势。

    在他身上能找到的是经过岁月沉淀的温和,磅礴有力,让人看着他不由得信服。再联系他今天在朝堂上的表现,朱钰觉得,于谦不愧为历史

    名臣,千古流芳,但是他身上的魄力就让人佩服不已。

    他此时想到了前几日在批阅徐有贞的奏章时,和阿蓝顺道提了一嘴这件事,阿蓝翻了明史,确实在历史上朱见深是被外放的的。

    他一开始还不答应此事,觉得他都能穿越过来,那还有什么不能改变的,可是事实却是狠狠的给了他一巴掌。

    一切事情都在按照历史的时间线慢慢进行,自己好像并没有改变什么,看着满堂大臣,朱钰也只能默默叹口气,答应了这件事。

    朱钰让人拟旨下令:朱见深才气出众,能战善武,特批可提前封王,又赐给他一块不大不小的封地,令朱见深择日动身前往封地。

    安排完这些,朱钰累的瘫在了龙椅上,只不过是还在上朝,所以尽量维持着自己的形象,大拇指揉了揉眉心,询问大臣们是否还有要事禀报,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