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郭臻在陈兴的搀扶下出了国子监,本来,郭臻准备叫来一辆马车自行回家。

    陈兴这人倒真是够朋友,因为不放心‘醉酒’状态的郭臻,坚持要送郭臻回家。

    郭臻这时候也有些酒意上头,便没有逞强,任由陈兴搀扶着登上回家的马车,一路上,郭臻没有多说感谢的话语,但却将陈兴这份情谊记在心里。

    郭臻在国子监‘壶酒破百对’这事传开后,名气急剧攀升,有好事者更是将郭臻列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至于其余三大才子,不论是名气还是才华都不小,他们分别是浙江省的解元林瑞,江西省的解元刘靖以及福建省的解元张岩。

    对于这样的虚名,郭臻并没有放在心上,之后几天,他都是待在家里,根据脑海中的记忆编写《聊斋志异》。

    本来,郭臻没打算这么快动笔写《聊斋志异》,可张晖自从听郭臻讲了“倩女幽魂”的故事后,便一直惦记着后续故事。

    为此,张晖特意跑到广元村催了郭臻几次,郭臻把张晖当做朋友,自然不好意思让他继续久等。

    《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精品,郭臻前世读大学的时候,反复品读过几遍。

    这一世,郭臻的记忆力大幅度提升,通过回忆,郭臻将《聊斋志异》四百九十四篇的内容都记了起来。

    因为所有内容都印在脑子里,郭臻只用了五天时间,便通过速写的方式,将《聊斋志异》四百九十四篇故事全部写了出来。

    当张晖拿到郭臻《聊斋志异》的手稿时,兴奋得几乎要跳起来,这幅模样倒有点像郭臻前世追爱看小说时遇到作者更新高潮桥段的场景。

    郭臻‘编写’《聊斋志异》,其一是为了满足朋友张晖的阅读需求,其二便是让养心斋的生意更上一层楼。

    养心斋因为前段时间打出了名气,近来每天的生意都挺不错,光卖书每天至少能赚两三百两银子,这还不包括二楼的茶水收入和点心收入。

    养心斋二楼在郭臻又增加了“画上荷花和尚画”以及“寂寞寒窗空守寡”这两副千古绝对后,每天都有大量读书人聚在那里品茗讨论如何破对,而这些读书人便是养心斋未来一段时间主推商品《聊斋志异》的试读群体。

    如郭臻预料中的那样,《聊斋志异》一经推出,便深受读书人的喜爱。

    《聊斋志异》的主角为读书人,又多讲艳遇狐妖女鬼的故事,这些读书人一看之后便惊为天人,再度引起种种热潮,使得养心斋的书有洛阳纸贵之势。

    郭臻通过养心斋赚了大把银子,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在南京城内给母亲、妹妹置办一座宅子。

    九月七日,郭臻一家开始搬入新家。

    郭家新宅位于城东,原先住的是一个养老的侍郎,这宅子外部是青砖黛瓦粉墙,大门是庄严厚重的黑漆大门。

    郭臻一家刚到门口,便看到两个穿着崭新衣服的丫鬟站在那里迎接:“小婢香儿、婉儿拜见夫人、公子、小姐。”

    郭家以前也曾富贵过,张红玉很从容地回道:“无需多礼,你们领我们四处逛逛!”

    “是!”两个丫鬟恭敬回应,然后在前头领路道:“夫人、公子、小姐,里面请!”

    进门之后,首先见到的是八间坐北朝南的青砖乌瓦房,墙面粉刷的雪白干净,一排花格长窗架在青石窗槛之上,给屋里送去明亮的阳光。

    再看这院子,足足有十丈见方,地上用青砖铺就,被冲洗的纤尘不染。

    除了东南角上有一棵高大的青松,和树下的石桌、石凳外,再没有其它赘物,显得分外轩敞。

    张红玉见到如此大气利落的宅院,恍惚间似乎回到了过去,那时候,郭父还在,他们曾在类似的宅子里生活,不由连道三声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