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潇羽命南星取过一碗清水,将令牌置于水中。须臾间,南星与田二的脸上俱露出了大吃一惊的神色。南星虽是祁门中人,墨家的暗器也见过不少,但这“雁波冰弦”的技艺却也是头一回见,故而也瞠目结舌的与那田二一同“少见多怪”。
只见那寸三木牌尽没于水中后,待水静波平,其原本之桃木色便由下而上逐渐消减褪色,直至化成一片虚空之色,清澈透明,与水无异,恍若遇水而化,幻化无形,连上面那几个字也着水遁形,尽皆消退无遗,若不是头尾那圈结和红穗子,全不知这两者之间竟还拴系着一块牌子。
正当二人惊叹之余,只听得田二一声惊喊“有东西出来了!”
那原已消隐的木牌上徐徐出现了些许细纹,如花鸟画之线条勾勒,隐隐约约,若明若暗,不多时,一枝淡妆轻抹袅娜多姿的红杏便已横斜而出,惟肖惟妙,栩栩如生。
青枝红杏,雨细风软,落英点点,碎剪流香。花底,娟娟粉蝶款款而来,似为琼蕊而来,又似为飘英而来,蹀躞其间,乐在其中。
田二与南星目睹着眼下这一副奇景,红杏、粉蝶次第而出,迤逦而来,二人沉醉其中,竟也难辨真假,只觉这一枝烟雨红杏迎风而开,经雨而落,飞红无语,芳菲暗渡。
虽不知这杏香何处,但已闻得幽香点点,沁人心脾。虽不知这蝶意为何,但自有灵犀一点,托寄晓梦。
师潇羽见二人如痴如醉,望得出神,犹似入梦,不觉好笑。手提头上的圈结,将木牌从水中猛地提起。
水波荡漾之处,乃见一块晶莹剔透光润柔滑之物从水底钻出。灯烛之下,其形未变,其状未改,只那桃木原本的拙朴之色已然褪去,其光彩熠熠,耀眼夺目,似水晶之莹滑,似冰泉之清澈,似真珠之明焕。
二人惊诧之余,又面露忧色,意恐杏花残落粉蝶空归。
不想,粉蝶依旧,然红杏已非。
二人定睛一瞧,原来那枝红杏只是水上之倒影,方水波未兴,故自己也和那只蝴蝶一样,不辨虚实,不识真假。刻下,水波微兴,犹似东风妒梦,故意吹皱了这一池静水。
涟漪处处,红杏碎影,竟不知是东风打破了它的明镜,还是这一池清水挼碎了它的娇容。只有那一只蝴蝶还在痴痴地凝望着它,头也不回地为那一缕芳香振翼而去。
木牌悠转,前后相易。
虽然花还是那花,蝶还是那蝶,但视角不同,二人之所见亦又有所不同。
方才那一面,蝶实花虚,而这一面,花实蝶虚,那一枝红杏临风绽蕊,飞琼千片,檀心一点,除了眼睁睁地望着那执迷不悔的蝴蝶扑水而去,却也无力挽回,纵然它散尽一身红英,落尽一生红泪,也只是惘然。眼下,尚不知那蝴蝶会不会迷而知返,但见它醉生梦死的模样,田二笑它傻,南星则笑它痴,惟有师潇羽不言不语。
红杏开时,花底相遇;乱红迷眼,蝶影迷途;残英落尽,余香犹在;红尘内外,你我不见。
这是吴希夷在为红杏飘香居题字时,所说的一段话。南星不知,田二更不知。
而那时的师潇羽也不知其中的深情厚意,但她知道这和泪写就的四字出自苏轼的点绛唇: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水边朱户。尽卷黄昏雨。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归不去。凤楼何处。芳草迷归路。
一块木令牌,一曲蝶恋花。不见一字,不闻一声,却通过一前一后一花一蝶为人讲述了一个有声有泪有情有意的故事。
以蝶而观,花红花香,甚是可喜;以花而观,蝶醉蝶飞,甚是可悲。动静相生、悲欢互见,此诚观者自作多情,惹得诸般无情之物皆沾浥俗情自遣自扰。
赏毕,师潇羽用绢帕将木牌表面轻拭,不多时,木牌表面呈冰裂之纹,水晶残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