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日朗风清,东市街头一排银杏树下,一群读书人摆摊卖字画。其中,有个新摆的摊子最为寒碜,一张缺了脚用砖头垫起的八仙桌,四个桌边各用镇尺压着一张张画,有含苞绽放的牡丹花,有意境深远的高山,有摇扇纳凉的姑娘,可谓是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青山绿水、老幼妇孺应有尽有。

    摊主姜棠初来乍到,听他们说东道西插不进话,又拉不下面子像走街串巷的卖货郎一样大声吆喝,银子所剩不多,晚上住店、一日三餐、天寒买衣……钱从哪来?

    整整二十二年,姜棠第一次体会到出门在外没钱寸步难行。倒不是她不知天高地厚,只因姜其章与贺氏年近四旬才得独女,视她为掌中宝,把她宠得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她长到四岁时嚷着要开蒙读书,作为书商的姜其章大喜过望,手把手教她识字读书。在这十多年里,她不光看完了自家书坊——明理斋里所有的书,就连建阳县五十八家书坊的所有书也看完了。

    因她酷爱看书,丝毫不知道年迈的父母为她挡住了外面的风风雨雨——姜其章年纪大了,亲选女婿高标准严要求,挑来挑去把她给剩下了。此外,姜父身体不好,经营书坊力不从心,被底下的伙计愚弄,稀里糊涂地把自家书坊抵给了弟子伍福康。阖家被扫地出门之际,伍福康假惺惺地提出她给县令做妾,既可让姜家人有容身

    之所,又可大富大贵。

    姜棠誓死不为妾,彻底惹恼了伍福康,禁足禁食地折腾她。父母决定回贺氏娘家借住,凑了五十两银子给她当盘缠,要她逃得越远越好。

    逃路途中,她打听到伍福康之所以要她做县令的妾,为的是调取县里存放的历年卷宗,好效仿《包图龙判百家公案全传》编一本公案小说,借这阵春风,挣个盆满钵满。

    伍福康做得,她也做得!还要做得更好!

    于是,姜棠不远千里进京,一心想着快点进存放天下案件的刑部,改编真实案件再出版公案小说,势必一炮而红,姜家书商的名号也会借此发扬光大,再现辉煌。

    一路辛苦和遇到的奇人异事,不提也罢。今儿个没买到正版爆火书,喝个豆汁又被教做人,别说进刑部,连刑部大门朝哪开都不晓得,真是倒霉透顶!

    这时,一位老叟拄杖经过,多看了几眼她的画。

    “老伯,他外地刚来的,最会敲竹杠,来我这,价钱公道,包你满意。”

    旁边摊主架着老叟的胳膊,殷勤招待。

    上门的生意被截胡,是可忍孰不可忍!

    姜棠涨红着脸,一改往日轻声细语,学着叫卖起来。

    “走过路过的父老乡亲们,你想画啥,我就画啥,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走的,能动的,不能动的,吃的,穿的,用的,只要你肯出十文钱,画到你满意为止!”

    “别处一幅几十上百文,我这只要十文,

    通通十文!省下的钱买米买菜,谁不夸你勤俭持家。”

    “我的画不一般,往房子中堂挂,见了都说顶呱呱。”

    “画啥像啥,不像不要钱,要画的抓紧赶快~”

    卖字画的读书人坐等生意上门,常常一整天不开张,开张也就挣个买米钱。他们宁愿挨饿,也放不下架子跟最末等的商人一样叫卖,有辱斯文,太有辱斯文了!

    此时,姜棠现编现吆喝的顺口溜引得行人停步,价钱便宜,样画又栩栩如生,众人争先恐后地付钱买花开富贵图、观音送子图等,她忙得不可开交。

    斜对面的茶楼上,应硕与友人柳撷枝品茗交谈时,听见略感耳熟的声音,临窗一看,竟是假小子摆摊卖画。因距离较远,他只看得见一张张画的轮廓,委实担得上画啥像啥四个字,却以十文钱一幅贱卖,其中必有蹊跷!

    柳撷枝凑到应硕身边,探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