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开始别说苏绵绵了,就是苏纪纲也是不理解的,他好不容易将洋源带上正轨,虽然各方面问题还是挺严重的,但是他觉得也不是不能支撑洋源走到正路上。

    可是一纸调令下来,他只好离开洋源,离开金港,只能回到锦华,接管销售二部,成为销售二部的经理。

    结果他走了不到一个月,就出现了三起售后问题,倒不是说机器设备不合格,而是需要维修的时候,洋源内部各种踢皮球,以至于苏纪纲必须要去一趟洋源才能解决。

    这个时候他就知道洋源的问题有多严重了,他不可能一辈子留在洋源守着,起重机的销售和保养最终还是要落在洋源重机的头上。

    他虽然也培养了李昭,但是李昭最后选择了自主创业,再加上是老厂长的儿子,都已经三十多了,厂子里的人还拿他当小孩看,如果不是舞枪弄棒,靠着嘴皮子根本就管不住这些工人。

    可是洋源内部的其他人,都不愿意管事儿……一方面是不希望麻烦事情落到自己头上,另一方面是好事情都不能落下自己。

    没有了苏纪纲催促售后问题,这帮人能拖就拖,以前的那种国企病又冒了出来。

    即使后续因为这些问题,订单减少,洋源重机的变化也没有多少。

    甚至金港有些老板跑到了锦华,来下订单,也没有让洋源重机有任何的危机感。

    因为两年前自由港的那笔巨款,足以让洋源重机过上很长一段时间的舒坦日子。

    洋源的人也确实要到了自己想要的;高速发展。

    一排排新楼盖了起来,原本住房困难的人,也能住上接近百平米的新房子。

    老旧的设施能换新的都换了新,在房地产的带动之下,一些金港的有钱人也来洋源定居,整个洋源都呈现出一种虚假的繁华。

    可无论什么年代,盖房子都是一项只出不进的投入,尤其是这个年代的房子都是要靠分配的,员工们几乎不需要花费多少钱。

    一套就是平米的房子,员工们凑个一万多块钱,就能够购买居住权,想要房产证的话,再多掏个五六千,就能拿到烫手的房产证。

    按照洋源重机的平均工资,一家如果有两人有劳动能力,省吃俭用一年的话,完全可以买上一套。

    更夸张的是高福利下面的高赤字,似乎有了两个亿可以花,洋源重机就能还上所有账目,可以无限制消费了一样,就算董福明在任的时候压制着这股子风气,也不能改变原有的洋源重机大手大脚的毛病。

    再加上领导层普遍短视,就算是有几个敢于批评的人出来,也大多数是厂子里不占据主导权的边缘人物,比如说付松这样,从厂领导位置上下来的原厂长。

    不能服众不说,站出来说话还要被嘲笑一番。

    于是更没人敢管了。

    好在董福明及时断腕,趁着厂子里的改革热情高,员工们也愿意配合,进行了改制。

    改制之后的洋源重机,各个分厂分公司拥有独立的财务系统,虽然盈亏自负,但是小账本多了。一些既得利益者也不会反对,只是现在大家才知道错了,当厂子里不赔钱,所有的分厂分公司都有饭吃的时候,这种集团制度当然好的不能再好……

    可是现在有些分公司吃不上饭了,尤其是那些原本就没有什么营收项目,只能靠着厂子里的扶持吃饭的公司,日子过的就更艰难了。

    厂子里的职工这时候也不会怪罪总厂,大家更会关心那些小领导,因为自负盈亏的原因,如果亏损就是这些领导办事不靠谱,甚至还有不少员工举报他们贪污之类的。

    总之,现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