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你们都各挑一块,做一件袍子。”
卢永茂说罢,侧过脸,又对站在一旁的丫头吩咐道:“曲儿,去把带回的缎子拿出来。”
曲儿把缎子抱了出来,大娘、二娘、三娘就围上来,夸漂亮好看,结果大娘选了紫红绣牡丹花图案的,二娘选了绿色绣竹子图案的,三娘要了蓝色绣梅花图案的。
选了缎子,各房娘子就叫丫头拿回到各自的房中去。
“过些日子,我叫个裁缝来,都做了衣裳,也快开春了,这天时正合适穿上。”大娘说道。
大娘陈艳芬原也是个富户人家女子,家住在离卢家三十多里地外的陈家庄,比卢永茂小六岁。
陈氏初嫁卢永茂时家道比卢家殷实,也是一方财主,她父亲治产有方又且节俭,只是两个哥哥都不争气,不事产业,酷爱嬉游,父母不能教化又无法制约,日积月累的消耗,渐渐地家业衰萎,父亲死后兄弟分家,本已式微的家业一分为二,更是家道中落了。
大娘未嫁时除学习些女红,也常在父亲教导下读些诗书,算是知书识礼的女子。
大娘看不惯两个哥哥的不务正业,时常规劝,不想两个哥哥倒以为恨事,以致兄妹关系甚为疏淡。
自从嫁到卢家,尤其是老父过世分家后,两位兄长跟大娘就很少来往。
“大姐这主意不错,这么漂亮的料子,缝好了衣裳,到时院中春暖花开,穿了去游赏,感觉一定会很好的。”二娘接过话茬说道。
二娘原是邻村登喜庄中严富户的独苗女儿,自小父母视若掌上明珠,年齿及笄后一直想找个门当户对的人家,却偏找不到合适的,就被耽搁了,又不幸父母死得早,父亲母亲相继病逝,母亲病重时就干脆把她许配给卢永茂做二房,把田地宅子等家产也合并了过来,想的虽是不能做正妻也不愁衣食不至于挨饿受冻,而卢永茂也想娶个小的图个生养。二娘不甚知书,但甚是识礼,也是个通情达理的贤惠女子。
“大姐姐想得周到,不过最好不要叫上次那个朱雀五来做,做得不好的,裁得不够周正,缝的也不细密。还是叫以前做过的那个周奉仙吧!”三娘接话说道。
这三娘是卢永茂到莱州贩盐时遇上的娼妓,本就十分喜欢,请相士看相,说是宜生养,且命中要配卢永茂,卢永茂那时正求子若渴,就花五十两银子把她赎了带回来做三房,回到家里只说她是莱州城里一个家道中落的女子,亲人都已身故。
其实三娘也是打小被卖到妓院,并不知道自己有无亲人,原来在院里只叫金宝儿,卢永茂赎她出来后就给她改了个名字叫夏赉璞。
家里其他人都不知道三娘的真实身世,三娘在日常闲谈间也是讳莫如深。
三娘打小在院里长大,琴棋书画皆有所学并通晓,尤其是自小喜欢读书,在院里又有的是时间,所以四书五经等经典书籍他基本上都熟习,常被老鸨和姐妹们称为院里博士。
当然,吹拉弹唱技艺三娘也甚精通,还颇懂礼仪规范,在卢家逢年过节时不时显露一下,也足以说明她的大户人家女子风范。
三娘肚子也争气,到卢家两年就生下卢嘉瑞,对卢家是个天大的振奋的事件,对三娘自己也是个极大的安慰,她终于有了血肉亲人了!
“娘,孩儿觉得那朱雀五老头儿好玩,边裁边缝边唱曲儿,还拿些瓜子儿来嗑,会逗人玩。”卢嘉瑞插话道。
“瑞儿,裁缝衣服就是裁缝衣服,要裁得好缝得好,衣服才能好看耐穿,可不是为了好玩。”卢永茂说道。
“做事情要知道目的才是。”卢永茂补充道,他总是不忘在日常言谈中教导他的宝贝儿子。
“老爷,孩子还小,只想着好玩也不奇怪的。”二娘说道。
“我看瑞儿也真不小了,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