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部早就落实到位了。    楼家村半个月人均收入都过三千了。    这边才堪堪一千。    看了半个月的收入图,甚至还有下跌的趋势。    “调出干部收集的资料。”    楼小房一看,当地的稻田不多,大多都是山,菜地也是在山上开垦的。    而且大多都是在山坳中。    他陷入了沉思,这时候那个大佬开口问道:“能不能把余村纳入百乡计划当中?”    这才是关键所在。    南方比北方资源要丰富,所以锦鲤集团两个重大的帮扶项目都是在西北。    其实有些人心里有些不满意。    人就是这样,永远不会满足。    楼小房摇摇头,“即便是贫瘠的余村,也比西北那些村落资源要丰富的多,纳入百乡计划不合适!”    “而且山谷狭隘,道路蜿蜒,也不太适合建厂。”    “我看百乡计划公示中,很多地方比余村还要落后,道路还要蜿蜒。”    “但是道路打通就很有特色不是吗?最起码那边平原多!”    楼小房手指敲击在桌面上,看着余村的全息影像,突然笑了起来:“有了,我知道该怎么帮助余村了。”    “哦?楼教授请说!”那大佬眼前一亮,楼小房做人做事滴水不漏,他说有办法,那就一定有办法。    “这里可以作为一个集滑翔基地,还可以建设滑行草场,在山脚下还有一个大水库,水库可以建立水上乐园,开放渔业,成立垂钓基地......”    楼小房说着,全息开始变化,余村大变样。    众人都看呆了。    言出法随?    这是什么高级人工智能?    “建立伴山独栋小别墅,建立民宿!”    “我可以提供特色树苗,但是招商得你们自己来!”    “配套设备要齐全,首先要修山路,不一定要多气派,但是一定要通车,前期我可以给与帮扶,在那边建立环山磁悬浮公交车线路。”    华夏人有句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楼小房就是按照这种思路,因地制宜。    一旦建成,带动的不仅仅是一个余村,甚至和平乡都会受益。    连带着县一级都会受益。    “其实百乡计划也好,大兴西北也好,都是因地制宜!”    那大佬都震惊的说不出话来了。    三言两语就弄了一个全息图纸,看着上面大变样的余村,虽然主体还是跟以前一样,但是俨然变成了集旅游,休闲,游玩于一体的度假基地。    “楼总,真的能成吗?”    “方案我已经给你了,树种草种我这边可以先提供给你,但是要签署合约,以后余村做起来了,我要占股1%!”    1%?    傻子才不干呢!    而且锦鲤集团入股,那是天大的招牌。    那大佬瞬间就明白了楼小房的意思。    “楼教授,大善!”他竖起了大拇指!    其他人也纷纷鼓掌。    已经有人打算饭后去接触这位大佬。    干嘛?    当然是投资啦!    跟在楼小房屁股后面,有饭吃啊。    随即,其他大佬也纷纷询问起来,楼小房无所不允,但是一些比较尴尬的话题,他也不会接。    好好的一顿饭,变成了问策大会。    旁边的记者感觉这一次来的太值得了。    西江人民报的记者大胆问道:“楼总,您是不是打算西北并进?”    “没有。”楼小房摇摇头,“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家集团也是,锦鲤集团能做的事情有限,还需要大家一起来帮忙。离开了大家的帮助,我们什么都不是!”    听听,锦鲤集团都做到这种程度了还说自己什么都不是。    小楼可真谦虚。    “我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建设乡村的行列,我们能做的就是力所能及的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然后做好事情的同时,再顺带的赚一点钱,毕竟公司也是要生存的,集团还有上万个员工要养。”    这一番话说的无比诚恳,众人心里都是暗暗佩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