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次日,李定国领着虞胤离了洛阳,进了开封。

    然后又进了行宫周王府,见到了朱聿鐭。

    对于李定国的行踪,朱聿鐭是十分清楚的。从虞胤进入西安的那一天,虞胤和李定国说了什么,李定国领着虞胤到洛阳和田见秀说了什么,朱聿鐭都是一清二楚。

    或许有人会认为朱聿鐭变了。

    地盘越来越大,心胸却越来越窄,也开始搞朱元璋那一套的间谍手段了。

    这对于朱聿鐭而言,再是自然不过。

    虽然他就在开封,但是随着地盘的增大,军队的增多,他所面的事情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

    他如果想将这些事情都处理得尽善尽美,那就必须要掌握足够多的情报。

    布置间谍,也就成了朱聿鐭的无奈之举。

    相反,这些事情,只要有一件处置不好,乃至出现重大的失误,那便极有可能导致目前大好的局势毁于一旦。

    远的不说,李自成的失败和情报工作的缺失就有重要的关系。

    清廷(后金)在入关之前起码联系过李自成三次。

    第一次还是皇太极继承努尔哈赤的皇位不久的时候。那个时候的后金不仅在和明朝的战场上取得了重大的胜利,而且还取得了对朝鲜、对蒙古等国的一系列胜利,一下子成为明朝在北方的一个强国,实力不可小觑。

    但是,大明对于后金而言,那仍然是一个庞然大物,后金如果想向南发展,吞下明朝这个;巨无霸,那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

    这个时候,也就是天聪七年,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李自成还没有成气候,但是在陕西、河南一带把大明王朝打得屁滚尿流,找不着北,地盘不断扩大,势力也强劲增长。这一下子引起了皇太极的注意,他想联合李自成的农民军,南北夹击大明,将这个;巨无霸蚕食肢解,分而治之。

    无论皇太极的这个方略可不可行,皇太极远在白山黑水,当时既没有电台新闻,也没有微博微信朋友圈,皇太极是怎么知道有李自成这支武装力量存在的?并且还知道李自成打了胜仗。

    后金在大明腹地没有大量的间谍是绝对做不到的。

    一六四四年新年刚过,多尔衮就继承其兄皇太极的遗志,开始排兵布阵,准备向大明发起攻击。

    这个时候,他也想起了农民军,如果能和这支部队联合,就可以牵制一部分明军,减轻自己当面的军事压力。

    当时,李自成刚好占领西安,皇太极部署在中原的间谍将这个天下即将发生重大变化的军情传达给大清摄政王多尔衮。多尔衮得知情况后倍感高兴,认为这是联系大顺军抗击明朝的最佳时候,于是亲自写了一封信,指派了外交信使,专程去西安送信。

    这封书信是多尔衮亲自些的:;大清皇帝致书于西据明地之诸帅:朕与公等,山河远隔,但闻战胜之功取之名,不能悉知称号,故书中不及,辛毋以此介意也。兹者致书,欲与诸公协谋同力,并取中原,倘混一区宇,富贵共之矣!不知尊意如何耳?惟速驰书使,倾怀以告,是诚至愿也。顺治元年正月二十六日。

    从这封信的落款看,写信的日期是一六四四年正月二十六日,距离李自成正月初八离开西安东征北京,已经过去了半个月时间。

    此时的李自成,已经占领山西临汾,进逼太原,行军速度惊人。

    多尔衮这封信写得特别真诚,既表达了要和李自成共取天下的野心,字里行间也充满了对李自成这位农民军将领的尊重。

    这还是间谍起到的作用吗?

    可是,李自成呢?

    李自成对清军却是茫然不知,清军有多少人马,将领是谁,战力如何,完全不知。

    不然李自成不会只率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