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多年的华夏古国,先贤们创造了诸多的人类文明。
从春秋时期到明代,祖辈们在这片水源充足的土地上勤奋劳作,文明耕种,生息繁衍,生活富足。
在河流的帮衬下,又开展繁忙水运,商贾云集,经济繁荣,是一个知名的边疆重镇。
殡仪文明,是先人们在这边镇里创造的又一重要文化。
带路的村民马布说道:“古僰人去世时,要装棺下葬。”
棺木主要有船形和长方形两种,大多选用非常坚硬的木雕打造而成。
下葬时,采用麻布裹尸身,仰体直肢,装入棺木。
富裕的人家有金、银、珠宝、玉器等贵重随葬品,普通人家陪葬的有青铜器、陶瓷罐器、杯子、木枕、木梳、木竹器、铁器和麻织品、丝织品等,均放置于棺木两边。
在请巫师或者道士做完道场后,就组织人力将千余斤的棺木,悬挂在高达几十米至百米之上的断壁悬崖上,尸棺横陈、凌空悬置。
顺着马布手指的方向,乔星雨看到,在悬棺旁边的悬崖上,大多刻有太阳、月亮、稻谷、锅碗、房屋、牛马家禽等壁画,内容丰富,构图简练,形象逼真。
“你们看,悬挂棺木的方式,有的是木桩式,就是在峭壁上凿两至三个孔,楔入木桩后支托着棺木,有的是凿穴式,就是在岩壁上凿横穴或者竖穴,用以盛放棺木,还有的利用岩壁间的天然洞穴、裂缝,盛放棺木。”
乔星雨问道:“那么僰人为什么要将这些悬棺高挂在千仞绝壁之上呢?”
“考古学家认为,僰人的意思是悬棺入云,吸收日月之精气。
选择葬在靠山临水的地方,表示对山水的依恋和寄托之情。将棺木放在高处,可以防潮保护,也可以防止人兽侵扰。”
“古人又是如何将这一些悬棺放到悬崖峭壁之上的呢?”
“考古认为,古人是通过修栈道将棺木运到悬崖峭壁或洞穴中,或者采用悬索下柩的方法,将千斤之物挂上悬崖。
还有的,用在作战时诸葛亮指挥将士使用的绞车架,将棺材绞上悬崖。
就是在绞车上架起高台,石匠站在高台上,往
岩石上打出两个碗口粗的洞,往洞中塞进两根粗木,然后又用绞车把棺材吊上去,横放在两根粗木上。”
马布介绍道:“据《平夷图》、建武时期《平蛮碑》碑文、宋代石刻记载,历经宋、元、明等时期的一系列战乱,僰人四处迁徙,长期隐姓埋名,与其他民族融合后自然消失。”
他们唯一留下的,就是那些挂在悬崖峭壁上,数千具尸棺。
梅队站在一块石头上,用望远镜观察了一下那几大片悬崖,又将望远镜递给乔星雨。
乔星雨像一位战场指挥官一样,双手举起七倍侦察望远镜,拇指和食指不停在旋动调焦,仔细地观察着横陈在悬崖上,那一具具稳定得像完整地生长在石壁上的悬棺。
那些威风凛凛的黑色悬棺,像举着一把把古代文明的火炬,在高高的悬崖上,一燃就是数千年。
这些悬棺隐藏在云雾缭绕的峭壁之中,经历了数千年风吹日晒、雨水侵蚀,却仍然牢牢的挂在了空中,充满了生命的神秘色彩,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体现了炎黄古人的智慧。
风雨沧桑,古老民族僰人曾经灿烂辉煌的文明,现已难觅踪迹,悬棺俨然成为僰人留给现代人类的最后文明。
马布知道乔星雨他们是来侦查破案的,作为古镇后人,马布也希望引起公家重视。
马布加重语气说道:“因为长期的风化、雨浸、虫蚀和偷盗,僰人悬棺面临腐损坠毁的危险。”
“为了保护悬棺葬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的国家级文物隗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