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原来,那天晚上,胡明一到金曼玉的家,一进门,竟见到二大伯己经坐在了,金太太的屋里。他春风得意,微笑地向胡明一,透露一个好消息:

    “小胡啊,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处里的废品库,己经挪进我的正品库了,以后,你的二手无线元件随便卖,你准备怎么干?”

    胡明一见倒这位二大伯科长亲临到曼玉家里,就猜到是为筹备,二手通信元件商铺而来。

    他早以找到了,上级王老板商议对策,上报了地下党领导,最后他们决定:

    在小白楼一带建立一个商铺,那里地处无人管理的,洋式“三不管”地区,夹在了各租界的中心位置,绝对安全,无须到国民党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办营业执照。

    那里也聚等着不少中外富人,有大批的无线电爱好者,有商业基础。

    地下党的秘密办公地点,也在附近,我方人员伪装成无线电爱好者,或外地民用电器小厂商进货,很方便,也有存放地点。而且,小白楼还有水运客货运码头,很适合采购到的,通信器材从水路运出。

    但是,在小白楼筹建一个二手通讯器材商铺,唯一困难是门脸房不好找,而且租金太贵,没有足够的资金,无法维持。

    津城地下党组织的,经费十分困难,筹备这个商铺和周转买器材的钱,还是借胡明一的,那是二姨太哥兄俩人,赠与他娶媳妇的那五百块大洋。

    胡明一也犯了难,一时想不出好办法,在来金曼玉家的路上,突然,他联想到曼玉有,一个无线电爱好者的朋友,就是座落在小白楼地带的,那个书店的俄国老人。

    如果和他合作,是一举两得,一是,省了昂贵的房租,又省了找人在白天经营门面,以俄国老人为名,买卖二手通讯器材,十分隐蔽安全。

    二是,给老人带来新的业务,能分成多挣些钱。这不是一举两得吗?

    胡明一想到这个主意,十分兴奋,现在,正好材料科长的二大伯追问他,筹备买卖二手器材的事情,就把这个想法全盘托出。

    这个科长二大伯,听后乐开了花,连连称赞他:

    “小胡啊,

    你不管是文武双全,还是个做买卖的好材料”

    坐在胡明一身旁的金曼玉,也十分赞同这个好主意,她趁着俄国老人的书店,还没关门,起忙快去那里,和那个俄国老人商议。

    没过十几分钟,金曼玉乐喝喝的从书店,回到了家,给等侍的胡明一和二大伯,带来一个好消息:

    俄国老人完全同意了,以分成的方式,来借他的门脸,经营二手无线通讯电器材。

    他又是内行,卖这些器件没问题,白天,他可以边卖科技书,边卖二手货。

    如果无线电元件齐全,他可以组装民用收音机和电台。他在俄国就是一个电工技术的工程师。

    前几天,他正发愁因俄国内战加剧,俄文版书藉供应不足,书店难以为继,这回来了急时雨。

    金曼玉并告诉胡明一,明天,他们一起去俄国老人的书店,定下合同,开始准备营业。

    转天,胡明一以俄国老人名义与,电讯局材料科签定了一份合同,和局里批准销售的文件,包买了那些废旧通讯器材和元器件。

    他们并签定了三方秘密合同:

    以卖得货品纯利润,建立了胡明一分得四成,俄国老人三成,二大伯科长三成的分配方式。

    经营分工为,俄国老人负责柜台上的器材元件销售,胡明一和金曼玉负责收全日款,计帐,二大伯负责供货,定价。

    书店新增柜台,和一些设施由俄国老人负责,进货的全部款项由胡明一自已承担。

    实际上,有些元件器材是报废品,按破铁价出售,没有几个钱。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