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我等一同出营见一见这位辽东太守……如何?”
“好!我倒要好好见识见识此人。”
“就依盟主之言……”
……
当袁绍等一众诸侯出营之后,大营前正有一支黑压压的骑兵遥遥相望。
骑兵人数约有数千,数目虽不多,但却旗帜鲜明,衣甲光亮整齐;一眼望去,一股漠然无畏的凶悍之气扑面而来,令人不觉之间便心生震颤!
此情此景,众诸侯心中皆惊!
就在众诸侯震惊的同时,雷云也有些吃惊,因为眼前的情形确实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营前的一行人中,居中的十数人大多皆是绣袍金甲,气度不凡,一眼望去便知这些人绝非常一般将领。
莫非是袁绍与那一干诸侯?
雷云望了望营前的一众兵将,暗暗寻思。
本以为袁绍会派遣其他将领前来引他入营,却不想袁绍竟亲跑来迎接,而且还带了一大票人……
自己什么时候这么有面子了?
疑惑归疑惑,但想到马上便能见到历史上的众多枭雄人物,他的心中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激动的!
短暂的迟疑后,他即翻身下马,慢慢行至众人跟前,揖手道:“辽东太守雷云,见过列位将军……”
行进的过程中,他虽然悄然记住了营前众人的样貌,但由于一个也不识得,只得拱手朝众人分别见礼。
“呵呵,将军不必多礼……”袁绍见状,当即向前踱了几步,面带笑容地道:“袁某久闻雷将军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幸会幸会。”
“原来是袁将军,久仰久仰……”
闻得来人之言,雷云口中亦是一番客套。不过在此同时,他也马上猜出此人的身份。
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省商水县)人,东汉末年群雄之一。其人出身官宦世家,自其曾祖父起有四代人都身列三公之位,且他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弟袁术后来还自立为帝,自称“仲氏皇帝”。因此,整个袁氏家族可谓“五世三公一帝王”,势力震动天下!
袁绍虽然出自名门,不过他的母亲仅是个婢女,因而袁绍早年地位颇见低微。《典略》载瓒表绍罪状曰:“绍母亲为婢使,绍实微贱,不可以为人后,以义不宜,乃据丰隆之重任,忝污王爵,损辱袁宗,绍罪九也。”
袁绍少年时就喜欢结交当时上层门阀的豪爽之士,自大将军梁冀以下的很多人都与他交往。此后,袁绍先担任大将军何进的掾,又为侍御史、虎贲中郎将。中平五年(公元188年),袁绍被举荐为中军校尉,成为汉灵帝新建立的西园军的副领袖。
当时,宦官在朝廷气势已盛,加之何进(何皇后之兄)身为外戚,已与宦官对立,袁绍曾建议何进引诱扑杀宦官,何进犹豫不决,反被宦官知悉阴谋,先下手为强。当时,曹操知道袁绍计谋,曾经大笑不智,应该依寻制度解决,不应妄自扑杀。
灵帝死时,袁绍已成为大将军何进的主要盟友,被何进表举为司隶校尉,负责京畿的民政、警备事务。后何进被宦官阴谋刺杀,袁绍遂依与何进的原议,率亲兵入洛阳南宫内杀绝阉官,正好董卓响应何进生前的密谋号召,此时借口带西凉兵团入京卫戍。
董卓趁朝廷大乱时收编了大将军何进与其弟车骑将军何苗所遗之部曲,又收吕布、施计并执金吾(京城警备司令)丁原之众,召袁绍与之谋废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
袁绍尽管暗中不满,但仍伪许之,然后亡奔冀州。董卓深知袁氏“门生故吏满天下”的威胁性,怕袁绍“收豪杰以聚徒众,英雄因之而起”,不斥其罪,反而封他为勃海太守、邟乡侯。
由于董卓废少帝有逆当代的人臣之伦,袁绍便在渤海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