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之后,阳关。
此时的阳关之外旌旗漫天、营帐连绵,西征的二十余万汉军将士已经集结于此,等待着粮草、兵备运抵完备之后,便向西出征。
阳关因坐落在玉门关之南而得名,是大汉帝国最西面的一座关城。阳关向北至玉门关一线有一百四十里的长城相连,每隔数十里即有烽燧墩台,阳关附近亦有十几座烽燧。尤以赫默滩北侧墩墩山顶上的称为"阳关耳目"的烽燧最大,地势最高,这些墩台组成了防范匈奴人的整套防线。
阳关始建于孝武皇帝元鼎年间,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阳关即是两关之一。此时的阳关水源充足,渥洼池和西土沟是最大的独立水源,可保驻守这里的汉军将士饮水用度。
同时,阳关作为大汉帝国通往西域的门户,又是丝绸之路南道的重要关隘,对大汉帝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战略要地,孝昭皇帝时特意在阳关设置都尉治所,统领阳关及周边的驻守汉军将士。
经过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和文武百官的商议,并且上奏天家刘洵加盖天子之玺,此番大战调动了并州四万铁骑、凉州五万铁骑,以及河南、益州、三辅各地、兖州、荆州的十万步卒大军,同时朝廷还从幽州调集了三万边军铁骑大军,又出动了五万北军将士,合兵二十七万之巨!
天子刘洵原本还想着将正在筹建的新军一部调集出来,一同随军西进,可是思考了一番之后,便放弃了这个想法。刘洵还是觉得新军在正式成军之前,不可参与如此大规模的战事,以免遭到不必要的折损和挫折。
经过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与朝中大臣的商议,此战以平西将军、安远侯郑吉为主将,以辅国将军、长罗侯常惠,以及平北将军、龙额侯韩增为副将,统帅二十七万大军出征西域。
平南将军、营平侯赵充国由于年纪大了些,此番出征西域不但规模大,而且多半会前沿日久,对于赵充国而来,随军西进的话肯定已经有些吃力了,所以经过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考虑,便让平南将军、营平侯赵充国为将,坐镇阳关统帅周边驻守汉军将士,为西征大军转运粮草、兵备,同时坚守大军的后路。
汉军即将出征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西域,西域数十国为之震动,以乌孙国为首,联合了龟兹、楼兰、精绝、莎车、疏勒、大宛等国等二十几个国家,集结了二十万大军准备北上,此时正驻扎在赤谷城以东三十里外的草原上。
这支西域联军由乌孙国昆弥翁归靡亲自统帅,龟兹、楼兰、精绝、莎车、疏勒、大宛等国纷纷派出王子、大将随军统兵,这是西域从未有过的盛况,一时间联军士气大振,都在积极备战。
同时,西域各国之中还有不少国家没有出兵前来,一些国家正在观望之中,看样子是准备作壁上观了。
而以车师国为主的个别国家虽然也在集结兵马,但却是站到了匈奴人一边。
车师国将周边几个小部族的兵马全部聚集到了王城之中,准备在此坚守阻击西进的汉军,同时向匈奴人派出了使者,请求匈奴人尽快南下前来汇合。
如今的西域上空战云密布,大汉、西域各国已经云集了数十万大军,而匈奴人也正在厉兵秣马,一场空前绝后的大战即将爆发。
几乎就在同时,单于栾提壶衍提已经召集了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左、右贤王以及左谷蠡王、昆邪王、卢屠王、日逐王、西海王、休旬王、瓯脱王、西祁王、右皋林王、古股奴王、古伊秩訾王、姑夕王,众人集结了各部的主力铁骑大军。
其中,单于栾提壶衍提出动了三万单于庭的精锐铁骑,
左、右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