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9月19日。

    援助团和考察团在纽约汇合,举办了一个见面酒会。

    援助团团长是副国务卿迪安·艾奇逊,民间考察团有三个团队,哈迪带领的加州财团团队。

    另外还有由戴维·洛克菲勒带领的洛克菲勒财团团队,以及由花旗银行总裁威廉·罗兹带领的花旗财团团队。

    迪安·艾奇逊留着小胡子,人看上去很精神,笑着和大家打招呼道,“很荣幸见到诸位董事长总裁先生们,从去年我们开始实行马歇尔计划,以及和欧洲各国有过多次交流,也已经发放出去一部分援助。”

    “约翰逊总统认为,可以继续加深援助,所以邀请诸位加入这次的援助考察团,今天我们大家讲个面,明天准备一起出发,我们的第一站是意大利。”

    会场内有五六十人,很多人之前就认识,毕竟都是商界大佬,开始相互打招呼聊天。

    戴维洛克菲勒看到哈迪,笑着上前和哈迪握手:“你好哈迪,我们是第一次见面,我是戴维洛克菲勒。”

    “很荣幸见到你戴维先生。”哈迪笑着伸出手。

    哈迪可是知道这位戴维洛克菲勒,洛克菲勒家族第三代,现在的洛克菲勒家族由戴维的父亲小约翰·洛克菲勒掌管,戴维今年33岁,现在是曼哈顿银行执行委员会主席兼总经理,后世更是成为洛克菲勒财团掌门人。

    33岁的银行总裁,绝对算得上年轻有为。

    可戴维洛克菲勒对眼前这个年轻人,心里更多的是敬佩加好奇,哈迪今年才27岁,比他还要年轻的多。

    更重要的是,他是靠着家族才能在这么年轻掌管一家资产几十亿的银行,而哈迪却是白手起家,仅用三十年时间,就拥有了几亿资产。

    而且在前不久,更是成为美洲银行股东,成为加州财团核心成员。

    来之前戴维洛克菲勒专门研究过其他团队成员,毕竟他们是合作关系,也是竞争关系,其中哈迪的简历最吸引他,从一家小企业,一步步谋划吞并,变成如今的集团公司。

    就连他都心生佩服。

    两人寒暄了几句,最后戴维洛克菲勒道:“哈迪,我对你的经历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喜欢你的经营策略,往往能出奇谋而获得最大的收益,我们今后在一个团队,有机会给我讲讲。”

    哈迪笑了笑。

    “没问题,有机会好好聊聊。”

    让哈迪说实话,那肯定不行,他总不能说自己借助未来见识谋划的。

    不过后世那么多经营理念,到时候拿出一些忽悠忽悠戴维估计够用。

    随后哈迪又认识了花旗银行总裁威廉·罗兹,威廉罗兹今年六十来岁,是个犹太人,和哈迪寒暄了好一阵。

    随后哈迪又认识了很多米国大公司大企业的董事长或者总裁。

    9月20日出发。

    第一站意大利。

    战争同样给意大利造成了极大创伤,很多城市变为废墟,经济奄奄一息,不过意大利也是幸运的,因为他在后期的神操作,让他躲过了惩罚。

    为了拉拢意大利不投靠苏联,马歇尔计划中,米国又给与了意大利极大的支持,意大利算是马歇尔计划中获利最大国家。

    只能说这个懒汉还真是好运气。

    意大利总理阿尔契德·加斯贝利接见了援助代表团一行,马歇尔援助计划从1947年就开始了,各国都有对应的委员会,此前米国已经向意大利援助了1.3亿美元。

    这次过来,援助团带来了第二批援助计划,同时还带来了民间考察团,意大利方面知道这些民间考察团都是米国的大财团,他们可以提供的帮助,一点不比美国政府少。

    现在他们缺粮食、缺机器、缺资金、一切都缺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