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官家问李迩安又立了一大功,想要什么赏赐。

    李迩安想着李夫人这两年流水般给她安排的相亲宴,便道:“官家英明,您也知道,自臣及笄之后,皇后娘娘和臣的母亲便常忧心臣的亲事。”

    “对了,你比宗实和滔滔还要大上两岁,去年便及笄了。你想求赐婚?”官家笑了笑,显然也是想到了这两年皇后常常接着各种宴会,给迩安物色郎君。

    只是高门显贵人家,虽钦佩迩安对国朝的贡献,可谁也不想娶一个整天不着家,时常和一帮匠人、农人混在一起的儿媳妇回家。

    尤其是在某次迩安当街摔断一个登徒子的脊梁骨后......那些文弱书生们,一看见她便觉得自己整根脊椎都不好了......

    李迩安连连摇头,道:“官家开明,所以臣才能以女儿身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以臣的性子,实在不想被困于后宅,也不适合相夫教子。所以臣想求一道恩典,您能不能和皇后娘娘还有我爹爹娘亲他们说,允我不嫁人。”

    官家蹙眉道:“女儿家哪里能不嫁人?如今你父母尚在,还能有所依靠,若将来父母离世,总要有所归才是。”

    李迩安道:“官家觉得我是那种保护不了自己的人么?”

    官家愣了愣,觉得脊骨有些凉......

    随后一笑,道:“你倒确实不必担心会被人欺负了去。只是,你若老来孤独......”

    迩安道:“不会的。我最近研习道经颇有所得,若官家愿给我这恩典,我想修道。我有道心所在,便不算老无所依。”

    一听她说要出家,官家自是不能同意。

    连说他不可能让有功之人、朝臣之女出家做个道姑。

    但迩安一口咬定,她就只有这一个心愿。又说,如果出了家,成了方外之人,反倒更方便她平时出入行事。

    最后两人各退一步,官家帮她劝皇后和李昭亮夫妇不催婚。

    迩安暂时先打消这出家的念头。

    有官家出马,皇后和李夫人倒真的没有再催过婚。只是明里暗里的劝她别想不开、遁入空门。

    就连范仲淹都找她谈了一次话,似乎是以为是他当初所赠的《道德经》引得她入了道,才生了这修道的念头,心中暗生愧疚,连说对不起李昭亮。

    迩安只是单纯的不想嫁人,又觉得出家人行走江湖方便些,而道姑又不用剃头发,所以才说自己要修道。知道连累得几位亲长担心,便把这念头给打消了。

    春后,迩安随军护送龙头火炮前往边境各地,督造搭建。

    直到盛夏时才回到东京城。

    这些年,大宋和西夏的榷场重开,经河西走廊往来大宋和西域的行商也渐渐多了起来。

    迩安在边境时从西域番商那里淘了不少有趣的东西。回了东京城后,留了一些给李夫人和家中几位嫂子侄儿侄女,便带了一些进宫送给皇后和徽柔等人。

    坤宁殿

    迩安和皇后正说着话,徽柔便牵着最兴来小跑着进来,兴奋道:“迩安姐姐回来了?”

    说着便先匆匆给皇后行了一礼,然后拉着迩安说话。

    苗娘子这时也来了,几人便一起坐着聊天,听迩安说这一路的见闻。

    说着话,迩安发现徽柔总是不时的挠一下脖子后,便问:“怎么了?”

    徽柔道:“刚才和弟弟捉迷藏,在草地上玩儿了一会儿,可能是被虫子咬了。”

    最兴来正在苗娘子怀里,也扭着身子这抓抓那儿挠挠。苗娘子便替他检查。

    迩安也拉着徽柔,撩开头发看了看脖子,蹙眉惊道:“蜱虫?宫里怎么会有蜱虫?”

    曹皇后的四伯就是因为当年在军中染上蜱虫鼠疫,最后不治身亡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