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不动干戈 那太监点头说:“不错,玄奘大师精通佛法,在各处寺庙里,都颇有名望。 在原来的长安也极具盛名,后来帝都搬到京城。玄奘法师的寺庙也移到了这里。正是他要求见陛下……” 李恪皱了皱眉,他有些怀疑这位玄奘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那位,还是中的那位唐三藏。 不过他觉得,应该不是中的那位,于是开口说: “他来找朕,所谓何事。” “奴才也不知道!” 那太监摇头说! 李恪想了想:“让他来吧!” 那太监离开后迅速便带着一名年轻的和尚盗了李恪的身旁,那年轻的和尚见到李恪后便赶紧双手合十躬身说: “贫僧见过陛下……” 李恪仔细看了看眼前的这名和尚。 和尚很年轻,长得也还行,从外表来看神色古井无波,眼神深邃而平静,看起来有几分大师的感觉。 哪怕是面对李恪,他的眼神依旧平淡,仿佛没有任何波澜,这可是一般人做不到的。 而玄奘长时间研究佛法,心性自然磨练到了一定的地步,有如此的心境,也并不奇怪。 于是李恪便开口说: “不知道大师想见朕,所谓何事?” 玄奘双手合十,诵了句阿弥陀佛,旋即才开口说: “贫僧求见陛下只为一件事情,贫僧听闻陛下的大军和天竺的士兵已经交战,并且取得了胜利!” 李恪微微点头,并没有说话。 就听玄奘继续说: “久闻天竺有至高无上的佛法,非常的精妙。贫僧想前去天竺,求取佛法,带回龙国,普渡众生。” 李恪想一想,如今龙国尚存的佛法大多被歪曲了其释义。 很多佛法中翻译过来的意思和原本的意思,有了很大的区别和偏差。 甚至有些都起到了截然相反的作用! 故而如今龙国的佛教寺庙里,许多的佛经都并不是真正的佛经。 或者说,是许多都有错误的佛经。 毕竟佛教是从天竺传过来的,在翻译上出现问题也很正常。 在历史上,唐玄奘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而去了天竺,取得了真正的佛法,并且用正确的翻译将那些佛法正确的诠释了出来。 如此,僧人们得以走上佛法的正途。 玄奘确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所以,作为一个后世之人来看,李恪,觉得玄奘这个举动倒也是正常的,毕竟其目的是导人向善。 而佛法中,许多的道理也都是如此。 让百姓们相信正确的佛法,总比他们相信歪曲过的佛法要好得多。 只是李恪不太喜欢佛教。 故而,对唐玄奘的这个请求,并没有太大的兴趣。 “大师想要去天竺求取真的活法,去便是了,何须来向朕说明?” “阿弥陀佛,贫僧来找陛下,当然不仅仅是因为这个,而是想要请求陛下,先暂时不要和天竺动干戈!” 听到这话,李恪微微一愣,疑惑的说: “这是为何?” 玄奘继续说: “天竺是一个佛法盛行的国家,贫僧相信未必需要动武力来解决和天竺之间存在的问题。 也许用佛法也可以解决,所以贫僧想去天竺求取佛法的同时,也用佛法来感化天竺的国君。 让他们停止干戈,主动臣服龙国,实现合作共赢利国利民的美好局面!” 李恪看着那玄奘开口说:“大师想法是好的,甚至也有自我牺牲奉献的精神。 只是大师有没有想过,天竺的国王用如此残暴的方式统治西南和西边的诸多小国,便注定了他是一个没有佛性的人。 大师独自去想要通过佛法感化他,多少有些送死的意思了。” 玄奘双手合十说: “阿弥陀佛,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请陛下让贫僧一试,如若成功,可免去一场战争。 也能让贫僧顺利带回更多精妙的佛法。 如若失败,那贫僧之死,也算死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