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兄长……有朝廷和附近州县调粮,灾地能撑上一时,你来北地收粮不能空手,我刚才也说了,让你带着粮和郎中、治疫之法前往。”

    “我明天就让人去筹齐三万石粮,你以太子令让北地八州各出一万石粮,就有八万石,同时从民间粮行买六万石粮,陆续往南边送去。”

    “此后让其他东边、西边、南边的州府也迅速筹集一万石,等你去到南地时,至少二十万石粮是稳妥的。”

    “另外你再着令京城以及各州商贾、富绅等殷实富贵之家,有粮捐粮、有钱捐钱、无钱无粮捐物也行。”

    “聊表心意、助人为乐、与人为善,也不伤筋动骨,你表达了这样的意思,也就不会令人误会是强征强要得罪人。”

    “只不过,此举仍要慎重以免被底下人和衙门里刮出油水,大头饱了私囊,到你手中只剩少数,到百姓手中就只剩下零星半点儿了。”

    “更不能让那些人借你之手,将大头揽在他们自己口袋里,让你牵了头、费了力,他们白得好处。”

    最后,林天良又提醒兄长。

    皇室之中又有几人是真单纯真善良的?能活下来都是自己的本事。

    他现在无法为兄长效力,只能尽力为之筹谋。

    “好,你这主意好,多路并进也不耽搁时间,一州十余县,眼下又正是秋粮收上来之时,集召一万石粮并不会多难。”

    “只不过这一收,户部那边得要诉苦了。”

    凌天昊见弟弟虽离朝廷已久,此时说起事情来仍是头头是道,不由微笑附和,又感慨地一叹。

    户部那些惯会哭穷的,他们兄弟自是都很熟悉。

    尤其是林天良自己,当年他在朝上与皇帝起争执。

    起因也是对户部发放军粮的懈怠、渎职有意见,弹劾时直接开骂。

    只不过户部尚书是大皇子陈王的岳父,吵下去吃亏的是他罢了。

    当年皇帝偏袒了户部尚书,直接将他贬为庶民、当场逐出朝去,就显得太草率、太无情。

    又或者只是在间接折损太子臂膀、敲打中宫势力罢了。

    他既出身中宫嫡脉,又只是个年轻无为的六皇子。

    处理他而解决了多方争端、平衡了各方势力,在当时皇帝还以为是个不错的选择呢。

    反正六皇子、大皇子、二皇子,不都是自家儿子?

    只是没想到被逐出的儿子七年无音讯、生死下落不明。

    皇帝这才开始懊悔,开始有所反思,将对六儿子的愧疚填补到太子与中宫身上。

    兄弟俩想到当年的事,都有些沉默了。

    “兄长,这买卖一道,多有漫天要价、坐地还钱,一万石不会让一州十余县伤筋动骨。”

    “若真有那穷地方或是短时间拿不出来的,你可以慢慢催,先尽量筹出一批粮应急便是。”

    “再说北地多是一季麦子一季稻,又有其他五谷粗粮,可按一成到两成的量算进去,去年陈粮也可以凑上。”

    “到了南地优先穷苦百姓,殷实人家或举家投亲、或有余粮可以撑过一些时日,莫要让人把这些救命粮糊弄了去。”

    “兄长在京城富贵之中,便心系百姓,对民间百态、穷苦生活定然有不太熟悉的地方,最好多安排可靠之人处理这些事情。”

    “一边分米、一边安置粥棚,对了,还要征集郎中和筹集药材,别忘了……”

    林天良想起来自己忘记的事情,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

    南地三州在京城以南,南地的南边,他身在北地离边城不远了,便有南下四县张罗生意,也没听说洪涝、疫灾之事。

    实在是离得太远了。

    若他知道,也能和霜儿早作准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