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用手向上扳动压脚扳手,把布放到下面再压住,江文远嘴上不停“把布压到中间,这样,再踏动下面的合离掣,就可以缝衣服了。”

    说着把脚下踏,“沙沙”连响之下,车针跳动,试车布也向前快速行进,带有线迹的布从后面流出,便已经缝好了。

    江文远又讲了倒车工艺及怎样上润滑等等,最后,把脚抬起,再把制衣车往后拉,“格”地一声响,便已经是脱离了动力系统。

    江文远再道“这样再踏动下面的合离掣,机车也不会走了。”果然,他再踏动合离掣机车再也不运转。

    江文远在凳子上站起,说道“大家谁来试一试,要不,无依来试试吧!”

    正好无依在他身后,坐到凳子上去,在江文远和麻杆刘的指点之下操作,一切也十分顺畅。

    又让几名弟子也依次坐下来试验,不多时,已有十几名弟子试验得熟了手,便由他们再指点剩下的弟子们。

    这一次,江文远一次投入了两百台制衣车,弟子们分散开来去试车,半天下来,已经有三四百名弟子能熟练使用。

    有的在麻杆刘的指点之下,已经能开始给衣服拼缝,当天,便制成几十件成衣。

    江文远此时所设计的制衣车和后来的平缝车已十分接近,虽然使用了一些木头零件又以水为动力,但已是平缝机雏形。

    缝纫机在十七世纪末已经基本成型,但当时是仍以手摇为动力,双手没有解放,难以全部投入到缝纫工作中,到十八世纪,胜家改手摇为脚登,但那时还没有真正传入中国。

    江文远在此基础上进行大胆改进,以水力驱动,进行集群式作业生产,和西方国家的厂坊相比,更有其先进之处。

    当然,在之后的数年时间内,胜家公司把爱迪生的电机应用到缝纫机上,就形成了现在的电动缝纫机,而此时的江文远却还不知道电是什么东西。

    刚开始,江文远还让一些帮内弟操作制衣车,请太平洲内的女性来打衣服纽扣。

    但是后来发现这种制衣车女性操作更为合适,女性既心细手巧,又有耐心,有工种适应性。

    再者,让女性来做,也能让他们赚一些银钱贴补家用,到后来,便全部由女性来操作制衣车。wap.kanmaoxian.com

    男性弟子则从事布料搬运等沉重些的工作,这样一来,又有一些女性加入清帮,因为太平洲上更多的是难民或者是穷人,没有太多讲究的人家,女性小时候裹脚的并不是太多。

    再之后竣工的就是轧棉坊,试车之时,也有很多人观看。

    这一次也是如此,本来说好的由姜微蓝试车,结果姜微蓝又非要让江文远教一下,连着说“弟弟教姐姐一下吧,而且这里也有三十台轧棉车呢,也好让他们熟悉一下怎样操作!”

    最后,江文远也只得由自己先操作。

    先文远先把一袋生棉花倒在轧棉车的车顶上,这种轧棉车的高度齐胸,最上面是一个储棉板,接着他推动一下动力驱动总掣,因为轧棉车的体积大一些,不可能像缝纫车那样往前推,而是用墙上手柄推动的形式连接动力。

    接着他站到工作台前,从储棉板上扒动生棉花进入进入轧棉仓。一边操作,江文远也嘴上不停,对操作及设备原理进行讲解“先把生棉花倒入储棉板上,接着,把储棉板上的棉花扒入轧棉仓内!”

    江文远所设计轧棉车是活仓式,活仓是浅弧形状,内被固定多道锯齿长条,以对棉花进行固定。

    活动仓拉开之后,主机即停止运转,因为轧棉上的合离掣即是在活仓上,往活仓内填入足够的棉花之后,往里推进活仓,机器便开始运转。

    主轧花辊在转动之下,圆盘锯齿辊和棉花接触,把棉絮从生棉花上扯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