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学过。还学过数据结构和大数据处理。”朱樱有点不确信,“但是没写过处理这么大数据量的软件。”
王浩宇说:“我对大数据很有兴趣,对接口有经验。我们学校那一年参加全国大学生编程比赛,我负责接口这一块。”
“我对大数据处理这一块有经验,我选计算机系的大数据课,我的成绩是96th percentile!”马天昊像个开屏孔雀一样,骄傲地翘尾巴。
曹方和林志文也都表示想出一份力。
关山感激地看了一圈,大家都目露期待,他心里微微发热:“好,你们周日上午都在吗?咱们开个会,把需求讨论清楚。看看大家的兴趣和时间,讨论一下工作模式,然后再详细分工,好不好?”
“对了关老师,咱们的软件为什么比软件中心做得好呢?您用了什么特别的技术吗?”朱樱一直在好奇,为什么他一个物理学家,代码却写得比专业程序员还好?
“是这样的,我在数据处理上做了一些改进,用了一些最新的大数据技术,在数据读取上采用批处理,效率肯定会提高。至于错误信号处理,咱们学物理的,当然比程序员理解得透彻。”
“说到计算机课,你们有人上过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基本原理吗?计算机系杜腾跃老师教的?”关山提起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学生们纷纷摇头。
“我看了一些最新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资料。我们需要最新的计算机知识,将来数据分析能用得上。另外,学习其他行业的案例,对咱们也可能会有启发。我们要走在别人的前头,不能等到要用的时候再去学,那就晚了。我建议咱们Journal club除了物理文献之外,还要加上一些计算机方面的前沿研究进展。做实验物理,计算机知识一定要跟上。”
“我之前在燕大参加过人工智能俱乐部,看过一些相关资料。我可以去找一下文章发给大家,然后从中间选一些来读,好不好,关老师?”朱樱带着点期待看着关山。
关山对着朱樱微微一笑,温言说:“太好了,谢谢你朱樱。”那温柔一笑如旭日阳光般照进朱樱心底,她不由得双耳发烧。
好奇宝宝马天昊的牙箍在灯光下闪闪发亮,“对了关老师,您昨天去燕京干嘛?”
“我去参加加速器安全和防护培训,准备下个月参加燕京加速器的值班。”
“值班?那能进到加速器里面吗?”林志文和马天昊异口同声地问。其他男生也满脸期待。燕京粒子加速器是全国最有名的大科学装置,每年五月会对公众开放一天,但平时外人很难有机会进到内部去。学粒子物理的,当然想进去看看。
“我本来也想参加能进到加速器里面的那个组来着,但现在还在运行期,没生过孩子的一律不许下去,所以就只能在上面值班。”
“我去!是因为有辐射吗?这么厉害?附近居民别得白血病什么的。”马天昊咂舌。
“外行了。”王浩宇睨了马天昊一眼,“你以为是科幻电影啊?这些都是一些以防万一的措施而已。那个设备在地下隧道里,一般人下不去,根本接触不到。整个隧道在三四米深的地下,贮存环的隧道上面还有50公分的混凝土。外界环境每年最多30个微西弗,空气中的氡每年还1000多微西弗呢!再说了,他们的安全流程也很严格。”
“每年才30微西弗?那的确很低,可以忽略。”曹方忙不迭点头。
“正常情况下加速器的辐射剂量有限,隧道里面也就最多每年40微西弗。这三十多年他们还从来没有出过安全事故,但是如果一旦出事故,那就不得了。他们那些生过孩子的老师们下去也要佩戴TLD监控,一旦辐射超过安全限额,马上就要上来。咱们做了这一行,安全这根弦,一定要时刻绷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