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844年——851年 唐武宗晚年灭佛,没收庙产,遣散僧众。因食丹药,崩。宦官拥立皇叔李忱继位,是为唐宣宗。宣宗平党争,收复西北。

    在解决外患和藩镇问题的同时,唐武宗也在逐步解决宦官问题。宦官不仅在军队瞎搅和,在朝廷也是按照自己的私愿随意干涉朝政和人事任命,让朝廷无所适从。

    唐武宗是仇士良拥立的皇帝,即位后封仇士良为观军容使(相当于全军总监军、总政委)。但他对仇士良并非言听计从,在朝政方面更多地倚重宰相李德裕等朝臣。

    唐武宗对李德裕宠信有加。仇士良等宦官嫉妒李德裕,屡进谗言。但唐武宗不为所动。

    仇士良年以老多病为由请求退居二线,想以这种方式试探唐武宗的态度。没想到唐武宗顺坡下驴给了他一个养老的闲职,顺势夺了他的兵权。唐武宗让两个老实巴交的宦官接替仇士良。

    仇士良吃了一个哑巴亏,索性申请退休。

    仇士良临走对关系不错宦官传授了他“固权宠之术”,也就是巩固权力和宠信的秘诀。他说:侍候皇上的最好办法就是不能让他闲着,想方设法哄他开心,让他沉迷于声色犬马吃喝玩乐之中。这样他就没工夫管其他事了,对朝政也懒得过问。“然后吾辈可以得志”。然后我们就可以得到我们期望的宠信和权力。如果让他有功工夫读书,接触到有学问的人,知道了国家兴亡王朝兴替的道理,他一定会引以为戒。那样的话,我们就会被他疏远,失去宠信和权力了。

    仇士良侍奉了六代皇帝,“固权宠”的经验非常丰富。

    宦官起家通常都是先得宠于皇帝,然后得到权力,尤其是军权。靠皇帝的宠信和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荣华富贵,甚至反制皇帝。

    他前脚一走,跟他有过节的宦官立即告他私藏兵器。唐武宗派人一搜,果然搜出上千件兵器。铁证如山,唐武宗以谋反罪抄了他的全家。

    群龙无首的宦官从此安分了许多。

    唐武宗和李德裕搭档先后摆平了外患、藩镇和宦官,虽然没能彻底解决但至少让唐王朝止跌反弹。唐武宗是唐朝后期比较有作为的一个皇帝。

    唐武宗在执政后期还干成了一件大事,就是被后人褒贬不一的灭佛。

    因为唐武宗的年号是“会昌”,所以佛家弟子称唐武宗灭佛叫“会昌法难”。

    唐武宗时期财政比较紧张,宰相李德裕就出了个主意,向和尚化缘。唐武宗信道不信佛,就同意了。

    佛教在唐朝的时候是最兴盛的时期。放眼看去,红的是庙,黄的是袈裟,白的是光头。

    全国大庙几千座,小庙几万座。有些庙的规模堪比皇宫,差一点的也像王府。盖这些庙宇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

    驻庙的和尚尼姑几十万,在家修行的和尚尼姑(其实该叫居士)不计其数。这些人享受zf的优惠政策,不用交赋税服劳役。有一个地方一次招收了60万居士,只要交钱就给一个居士证,凭此证就可享受免税政策。

    好些人为逃避赋税,把头一剃就躲进庙里。白吃白喝还有提成,多好啊。念经总比种地轻巧啊。双手合什,滥竽充数,“唵嘛呢叭咪吽、唵嘛呢叭咪吽”。翻译成汉语就是“俺们把你哄”,翻译成英语就是“All money go my he”。

    庙里除了和尚还有两倍人数的杂役,五倍人数的雇农。寺庙拥有大量的田地。这些田地也享受免税政策。寺庙外有信徒捐赠,内有自己的产业,是当时最有钱地方。

    唐武宗下令:没收寺庙财产,除保留少数寺庙外,其他寺庙一律拆除。寺庙只保留少数和尚尼姑,其他一律还俗。

    一声令下,二十六万僧尼被迫还俗。数千万顷良田被收归国有。数万座大大小小的寺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