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现在孟秋当了歌手,也算是经济独立了,而且眼看着燕京房价就要升值了,既然以后要在燕京发展,走艺人的路线,买个房子定居下来,一是比较方便,二是算投资了。

    杨帆:“我不是给你打了200万么,最近咱姐没给你工资啊?”

    两人拉着手放在中控上,杨帆一手握着方向盘,孟秋说:“你快专心开车!”

    这才放开了孟秋的手。

    继续说道:“我姐,先是给了三十万在经纪人那里,用于平时的花销,至于分成,要年底了。”

    现在星海娱乐签约,一般都是艺人,经纪人,公司,大概2:2:6的分成。

    也就是艺人占20%,经纪人主要负责艺人的事项,也能分到20%,总体说是二八开。

    不红的艺人,前期公司要投入很多,比如培训费用,艺人的团队费用,还有就是服装,配车,俗称车马费,杂七杂八加起来是不小的开支。

    所以签约的时候,艺人分成很低。

    但是红了以后,还是可以协调分成比例的。

    孟秋是李紫姗的妹妹,当然没有那么苛刻,她签约是按照杨帆的意思,公司三成,她个人七成,而经纪人和助理,包括其他开支都是孟秋自付的。

    也相当于后世艺人自己有工作室差不多,属于艺人自己的团队,这个团队里的所有人都是为孟秋一个人服务的,但是工资要孟秋自己支付。

    这样避免很多麻烦,比如经纪人共享,比如和公司同期艺人争抢资源,也避免同公司竞争带来的麻烦。

    这算是特例,而且合约也签在了杨帆和李紫姗的影视公司里。

    杨帆继续刚才买房子的话题,催促孟秋落户到燕京。

    不过这个问题孟秋也想过,就比如这次妈妈来了,也没有地方住,还是和孟秋挤在一张床上。

    很是不方便。

    现在燕京的房价已经开始有了涨价的势头,很多房地产商都跃跃欲试要冲进这个大金矿里,想着淘出一点金。

    而且很多LC区的改造,四合院的拆迁,都陆陆续续在进行,城市的样子一天一个变化。

    前几个月杨帆买房子的时候,均价还在2800一平米左右,这还是二环的价格,现在有的地方已经到了3200一平米了。

    拆迁力度很大,旧城必定要换新颜,孟秋也确实想买个房子,关键是没有时间。

    要不提这事儿,孟秋都忘了杨帆给自己打了200万呢。

    杨帆问道:“宝贝,你不会是忘了自己是个小富婆了?”

    煞有介事的点点头说:“我还真忘了,即便我现在不用奋斗,也能坐在家里数钱了!”

    两人交流了一下关于房子和户口的事情。

    如果现在有合适的房子,最好是200万全买了房子。

    孟秋听得张大了嘴巴,要不要这么夸张,不过杨帆说了,未来房价会涨到一个不可想象的地步,还从方方面面给分析了一下经济发展的宏观方向。

    总而言之就是有钱买房子,将来当包租婆都能颐养天年。

    这理论一点都不夸张,当年与邓丽君齐名的张蔷老师,是70年代的“迪斯科女皇”,1986年的时候,张蔷的磁带总销量是世界前三,而邓丽君排在第四。

    对张蔷老师陌生,那这首《爱你在心口难开》一定是一代人张口就来的歌曲。17岁的张蔷录一盘磁带,就能赚5000块,而当时是燕京一套四合院的价格。

    但是张蔷老师却选择了现金。

    这是一个真实的事情,可30年后再看,四合院的价格已经随便一套上亿元,但是那5000块,恐怕连一个平米都买不到。

    劝说孟秋买房子,杨帆不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