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梦昔理解一个人,特别是一个女人迟暮之年的心境,这个钢铁般心性的女人,在她登基前夜,变得柔软善感。她没有资格同情天后,也深信明天一早,她将又是一个铁石心肠的女人,一个权力至高的女人,注定孤独寂寞。
“阿娘不老。”沈梦昔轻轻地给天后按摩头部,“早些就寝,养足精神。”
天后将头靠在女儿怀里,十分享受。
九月十九,天气晴朗。
五更过后,皇城大门开启,百官依序排列,进入宫城。
明堂共有三层,高逾百米,四周镶金,熠熠生光,十里之外都可望见。
武则天头戴朱红花冠,身穿黄色龙纹长袍,佩戴十三环金玉革带,神采奕奕,端坐明堂之上。地上金砖反射着光芒,阶下之人仰头看去,只觉龙座上的女皇犹如天神下凡。
三声炮响,金鼓齐鸣,登基大典开始。
宣祝官高声宣读诏书,宣布改国号为周,改元为天授。
然后献上皇帝宝玺,文武百官、皇室宗亲、四夷酋长依次上前拜贺,所有人都惊讶于女皇一夜之间花白头发变得漆黑油亮,纷纷感叹不愧真是上尊天意,下顺众议的女主。
沈梦昔随宗室众人恭敬下拜,起身时,看到武则天面色端肃,果然,这个女人只给了自己一个晚上的放松时刻,从今日起,她又开始了更艰难的跋涉和行程。
武则天,史上第一位女皇帝,也是登基时年龄最大的皇帝。自号圣神皇帝。
之前的十六年,武则天虽未登基,但一直实际掌握实权,作为女性,她的理政才干并不输男子,曾提出建言十二事,减轻赋税,以德教化天下,广开言路,杜绝谗言,才高者可越级提拔。每一条都切中时弊,堪称富国强兵之策,被高宗一一采纳。
沈梦昔钦佩武则天的治国能力和杀伐果断,但有这样的母亲就很辛苦了。太平的四个哥哥,无一幸免,全都生活在亲生母亲的阴影之下,李弘、李贤、李显、李旦,死的死,囚的囚,废的废,无论是贤德有才,还是懦弱无能,在武则天身边,全都无所适从。
沈梦昔觉得,虽然每次见面,武则天都感慨女儿与她相似,并显示对她的宠爱与纵容,但她保证,如果自己真的表现出与武后一样的热衷朝政,一定不会有好下场。
沈梦昔的人生没有这样的经历:荣华富贵和灭顶之灾只是一线之隔。她陷入从未有过的不安全感之中。
武则天登基后,采取一系列措施,使言路畅达,重视谏言,知人善任;优化府兵制度,固边强兵;改革科举制度,开创殿试,设立武举考试,还可以自举,也就是自荐。另外还实行试官制度,广纳人才,不计门第,不欺无名,不避仇怨。
但她同时也重用酷吏,案头永远有高高一摞举报揭发的密信,且人人都可以检举告密,她的重臣,既有狄仁杰、上官婉儿这样的有识之士,也有周兴、来俊臣之类的酷吏。
就是这样,武则天用自己才智谋略、宽广胸怀和狠辣手段,统治着大周江山,国家不断繁荣昌盛。
天授二年,天灾不断。先是西北蝗灾泛滥,秧苗被啃食殆尽,颗粒无收;接着长江水患,洪水肆虐淹没大片良田村庄,又出现大疫,死亡无数。西南一地夜间出现地动,整座山体滑坡,掩埋了整座村庄,无人幸存。
七月,洛阳连降暴雨三天,昏天黑地,雷电交加。
应了一句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通济坊一户百姓家,平日在西市开一家杂货铺,因暴雨无法开市,全家七口人,都大眼瞪小眼的干坐在家中。
大雨如注,雨水从窗子里渗进房间,屋顶也嘀嗒漏雨了,一家人忙起身拿抹布擦拭窗棂,拿瓦盆接水,家中的儿媳正拿着抹布擦水渍,就见一阵风鼓开了窗子,雨水哗的一下淋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