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荣子实在看不下去了,所以才会斗胆开导服侍了十数年的宣庆。

    「多嘴!」宣庆瞪了小荣子一眼。

    小荣子连忙闭上嘴巴。

    他很清楚主子心情不好,也是无可厚非。

    话说宣庆和恪纯本是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一对,两人本来已经论及婚嫁了,没想到孚群王爷早一步向太后请旨赐婚,甚至宁愿把女儿远嫁塞外,也不肯把恪纯嫁给宣庆。

    表面上,是孚群王爷自恃过高,不愿把恪纯许给仍未继承王爷爵位的宣庆,但事实上,京城内的皇亲贵族都知道,孚群老王爷和敬谨老王爷早年在朝堂上结下梁子,一直以来都不对盘,又怎会愿意结亲?

    如果横刀夺爱的人是个普通的老百姓,大不了把恪纯格格抢回来就是了,可是对方是蒙古亲王,为了满清皇朝的声誉,又怎能跟对方抢呢?

    唉,想到这里,小荣子不得不为自己的主子叹气,世事果然不能尽如人意。

    「你嘴里在嘀咕什么?」小荣子说话的声音太小了,本来就心不在焉的宣庆,根本听不到侍从在说什么。

    「没什么。」小荣子赶紧闭上嘴巴。

    「小荣子你先回府吧,我想一个人走走。」说毕,宣庆就闪进人群中,瞬间就不见了。

    「贝勒爷?等等啊,主子!」手短脚短的小荣子边走边喊,自然追不上身手敏捷的宣庆。

    他放弃跟上去,反正功夫了得的宣庆也不会出状况。

    他边碎碎念边打道回府。「走走也好,散散心,开开窍,说不定马上有另一个好姑娘出现……」

    在通往罗汉庙的路上,两旁摆了各式各样的摊子。有卖吃的、小玩意的,有卖香烛元宝的,也有卖艺、卖文维生的。

    在一个小角落内,有一幅白布架随风飘扬,上面写着「李家代书」四字,每笔每划都有力干脆,尽显执笔者的书法造诣。

    白布架下坐着一老一幼,似是闲谈,但其实老妇说为主,幼的则不停写字。

    「老婆婆,我已写好给妳儿子的信了,要不要我替妳请人一并送出去?」一位看似弱不禁风的姑娘,用柔美的声音边整理宣纸边说。

    她身穿素色淡绿长衣长裤,没有穿一般汉人女子的襦裙;头顶只梳了简单的发髻,没有多余的宝钿花钗,剩下的乌黑青丝随意披散在肩上,纵然没有刻意修饰,但仍掩不住她姣好的容貌。

    「李姑娘,妳替我写这么长的信儿,才收我一个小铜板,现在还要妳替我送出去,这教我怎好意思呢?」头发花白的老妇一脸感动,伸出布满皱纹的手,拉住眼前叫李兰的姑娘。

    「不打紧,老婆婆可是我们家小生意的老客人了,这点小事只是举手之劳,等一下我叫隔壁的程大哥帮忙顾一下,就去替妳送。」李兰露出一抹热情的微笑。

    「李夫子有妳这个乖巧伶俐的孙女,真是他的福气,可惜运气就是差了一点,否则妳出身书香世家,就算不大富大贵,也无须为衣食生计在外抛头露面。」

    老妇认识李家已十多年了,对这家人可算了解深刻。

    李兰的爷爷李伟锦曾经是当今乾隆皇仍未即位登基前的伴读书郎,当年也有一官半职,可惜后来得罪了权贵小人被罢免,于是他只好带着一家人开了个小学堂,还在大节前在街上摆个小摊,替人写书信、对联赚钱,贴补家计。

    至于李兰的父亲和弟弟,外人看来都是不中用的男人。体弱多病的李父不但无力保护家中老少,儿子李邦更是不上进、没出息,终日游手好闲,一点都不像他姊姊和爷爷。

    李兰嘴角一抽,露出一抹苦笑。

    「我出生前家道已中落,从来没过过好日子,不过是比别人多读几本书,怎敢自居千金小姐。再说,在街上摆摊替人代书,也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