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那故事和风情都像足了在眉山发生的那些故事。文风也与流行的那些话本的风格大相径庭,很像是未来的故事,只不过用我们现在的语言和背景表达了出来。我觉得这部书的作者一定是小森姑娘,便到处寻她,可是她就像有意躲着我一样,根本就找不到她。可是我越找不到她,就越不甘心。佛印禅师,你说我该怎么办?”言下之意,甚是遗憾苦闷。
赵品凡心情纠结复杂:原来如此,小森故意躲着你也合情合理,她不想和你再有任何纠缠,可是她又躲着我,是为了什么呢?对了,那个在瓜州檀府中叹息的人一定就是小森,她以为我真想娶檀小姐为妻,所以在我假结婚之日长叹一声。我为什么这么笨,当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也没有认真找她,以至于现在便寻不得。看样子苏轼也不知道小森在哪里。罢了,我还是走。
赵品凡垂头丧气地离开庙中,一边沿着运河散步,一边想对策。看到一个戴着大斗笠的老者正在钓鱼,老者手持一根很普通的竹子做的鱼竿,一会儿便钓上来一条肥美的大鲤鱼。赵品凡在T城河边常常会看到钓鱼的人,他们用着价值上千元钱的鱼竿,却也钓不到这么大这么好的鱼来。
此情此景,让赵品凡非常想念T城。他和周小森已经出来半年多了,可就是回不去,如今两个人劳燕分离,真正是前途渺茫。他越想越伤感,站在老者身后,痴痴地看着老者钓鱼,偶尔有小贩经过,是卖芥菜肉和莲花酥的。
赵品凡买了一份小吃,放在老者身畔,轻声道:“大爷,你在这里也钓了许久的鱼了。肚子一定饿了,我请你吃。不为别的,就是看到你,我想起了自己的家乡。”
那位老者很高兴,把他装满鱼的竹篓推到赵品凡面前:“年轻人有心了,真是孺子可教。不过我不要别人的东西,既然要了你的小吃,那这篓鱼你就收下。”
赵品凡连忙摆手:“大爷,不用了,一点儿小吃,值不了多少钱的。这鱼却是你辛辛苦苦钓了一天的成果。”
那老者生气道:“叫你收下就收下,哪能不听长者的话呢?还有,你是哪里人氏啊?那天有位姑娘,也和你一样。坐在我旁边,跟我聊了会儿天儿。说他们那个什么城,沿着护城河,满是钓鱼的人。当时我就不相信,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钓鱼的人?难道不用耕作,讨生活吗?那个女孩子却对我说,在她的家乡,有很多人喜欢一大早出来钓鱼。而且他们钓鱼不是为了吃,只是为了玩耍。而且在一些固定的河道里钓鱼,还得给人家银子。我想她的家乡一定很富足,听你这么说,我想你们两个大概是一个地方的人。”
赵品凡听了老者的话,又惊又喜,大声道:“对,我们两个是来自同一个地方的人,大叔,你知不知道你说的这位姑娘,住在什么地方?”
老者摇摇头:“这个真不知道。”
赵品凡激动道:“那她常到这里来吗?”
老者又摇摇头:“我只见过她一次。”
赵品凡“啊”了一声,虽然他有点儿失望。但是他终于可以肯定,周小森就在他附近,也许不经意间就能碰到。松语文学Www.songyuwenxue.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