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春景旖旎,周小森和苏轼兄妹三人一起去郊外春游。这次春游的提议需要追溯到前一天晚上,周小森伸了个懒腰说:“春光明媚,好想去春游。”

    苏轼想了一下:“每年我们兄妹三人确实是要春游的。昨天父亲已经考了我和子由的功课,春游的事情也可以提上日程了。”

    周小森看他神情放松,高兴道:“老爷一定对你的功课非常满意,对不对?”

    苏轼微笑:“是,父亲夸了我几句,还说我字也有进步,再勤加练习,就可以去科考了。”

    周小森高兴道:“这确实是好事,我们出去玩,庆祝一下。我自从来了这里,除了第一天去了趟集市。整天呆在院子里,还没有出去好好逛逛呢。”

    苏轼说:“行,我带你去,加上子由和小妹、锦儿,一共五人。带上一些吃食,带上一壶好酒,想想都开心。”一边说一边拿了锄头,向院子里走去。周小森跟了过去:“你做什么?”

    苏轼笑道:“两年前,我酿了糯米酒,用罐子封存了,就埋在树下。反正如果去科考的话,就要离开眉山了,这酒不能总埋着,我们把它带着,春游时喝掉。”

    院子中月光皎洁,苏轼蹲在树上,用锄头撅地,周小森看他挖出一个黑色的陶罐,他打开盖子,明天是乳白色的米酒,闻起来特别香醇。

    苏轼大喜:“真是好酒,贡献给这次春游了。我们那天再带些皮蛋、豆干什么的,做下酒菜。可惜郊外不方便,要是有一锅砂锅羊肉,那就太完美了。”

    周小森知道宋人爱吃羊肉,心下一动:“砂锅羊肉确实不方便,不过如果想吃羊肉也不是难事,我们做烤羊肉串好不好?”苏轼愣道:“什么叫烤羊肉串儿?又是你们未来的吃食。”

    周小森点头:“不错,我们可以准备好多蔬菜、豆制品,用竹签子串了,做烤串儿,可香了,最重要的是特别有气氛。”

    苏轼悠然神往:“听你这么一说,感觉确实不错,好,小森,这些什么烤串儿就交给你去准备。”

    周小森伸出手去:“大少爷,那你是不是应该赞助些银子?”

    苏轼大笑:“没问题。”

    周小森到了眉山集市去,买了羊肉、笋干、菌菇、青菜、豆皮、河虾、银鱼,但是竹签子的事情让她有点儿为难,一时间不知该去哪里寻找那些细细的竹签?她回到苏府后,去和苏轼商量,苏轼环顾了一下房间,目光停留在一座竹签做的长长桥的手工艺品上。

    苏轼指指那座桥:“你看这东西合不合用?”

    周小森点头:“合用,简直是太合适了,不过如果拆了桥,用来做烤羊肉串儿的竹签,我们是不是有点太败家了?”

    苏轼大笑:“不败家,不败家,李太白诗云:‘千金散去还复来。’你尽管拿去用。”

    周小森看着他,心想:原来你年轻时,就是豪爽的性子。也难怪你一生遇到了那么多风浪,始终可以笑着面对。于是她也高兴地对苏轼说:“好,现在来不及了,我先拆你一座桥,等将来再赔给你一座桥。”

    苏轼莞尔:“好说,好说。对了,我想起一件事情,想要问你。我最近在练习填词,忽然想起苏管家把你关柴房那日,我从柴房路过,听到你在里面吟了一句:‘明月几时有。’觉得非常妙,小森姑娘,这是你做的诗,还是填的词?”

    周小森心想:坏了,我在这里胡说,被正主听到了。这词确实是他做的,但不是现在。是他四十多岁的时候,被贬谪的作品,让我现在就吐露出来了。现在他问我这首词的来历,如果我把整首词告诉他就等于改变了历史,那这首词就不是他做的,而是他剽窃的。我把《水调歌头》完整版告诉他,无论算不算触犯《时空法》,起码从道德上也是说不过去的。但如果不说的话,第一句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