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欲告别,就听见福贵的保证:“娘娘放心,富贵一定好生帮扶娘娘,代皇上看好朝堂内外。“
这就有点奇怪,两人虽然同样居于深宫,可因着皇帝并不与自己同心的缘故,与皇帝身边太监的来往更是生疏,冉佳怡更是没有如其他妃子一般试图塞钱侍寝。
迎着皇后疑惑的眼神,福贵没有解释什么,只是依旧道:“皇上的吩咐,福贵自当尽心尽力。”
冉佳怡是不信这话的,权势面前,别说皇帝,就是天王老子来了都挡不住,圣旨上是说两人共同管理,既没说谁做主、更没说谁听谁的,为的就是激化彼此矛盾,此时福贵主动示弱,皇帝的算盘也就落了空。
按理来说,作为太监大总管,应当完全站在皇帝那边,怎么会轻易倒向自己,但明显问不出来答案,冉佳怡也不再询问,只是低低应下,带着人转身离开。
三波人前后离去,一切看似一样,却又不一样了。
第二日,皇帝依旧没有上朝,朝臣们自己聚集着闲聊了两句,就各自散去,只是,一堆大小不论、乱七八糟奏折被一股脑抬进了宫。
搁在往常皇帝批阅的时候,大臣们的将奏折先过一遍,无关紧要的事情先放一边,重要的事情协商出一个大概的意见写上去,才会递到皇帝面前。
如今可倒好,歌功颂德的废话、鸡毛蒜皮的小事,一股脑全都塞了上来,企图给人一个教训。
大臣们的算计自然不可能得逞,但是也给冉佳怡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无他,这些活本就不是一个人能干下来的,一些无用的奏折也要人去翻阅,明显需要做决定的却又不能草率了去。
譬如给边关的粮草供给、各州府的税银征收,南边水患的处理、吏部官员的任用提拔......事情简直不要太多,且冉佳怡困于宫中,很多事情并不了解,总不能拍拍脑袋就决定。
而福贵果真如他所说,并不多插手,冉佳怡谴人去问什么,得到的都是一个“好”字,仿佛她做的就不会错一般,叫人很是无奈。
————-
几日下来,看着眼前不断堆积、高.耸如山的奏折,冉佳怡不得不另想办法。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人手紧缺,她一人根本支撑不起这么大的工作量,而身边的丫鬟能力也有限,当务之急是填补人手,人到齐才好将事情安排下去,不必亲力亲为。
宫中奴婢都是有数的,但此一时彼一时,好歹冉佳怡如今大权在握,给自己多弄进来一批人还是可以的。
她不由得想起已经办了几年的慈幼院,说是慈幼院,其实除了老人,基本就是被遗弃的小女孩,只零星的男娃也大多有着各种身体缺陷。
这也是时代的通病,男娃只要父母宗族有人,没有特别大的缺陷,基本都能在家中长大,纵是日子苦点累点,可到底有个家。
而女孩就不一样了,第一个或许还会养着,等到第二个、第三个,丢掉的、溺死的比比皆是。
而有了专门接济孤寡的慈幼院后,很多心没那么狠的,就会悄悄将孩子送到慈幼院,这其中以刚出生的为最多,可也有几岁家里不愿意养送过来的。
这些孩子,冉佳怡都特意请了老先生教导,读书认字、学习手艺,力求让她们有养活自己的能力。
她本没想从这些人身上得到什么,但是现在,或许可以借来一用,对于她们也应当是一个机会。
说干就干,冉佳怡自己出不去,便让身边丫鬟出去,列明了条件和要求,务必挑选年纪不大、品行俱佳的小女孩进宫,当然,前提得是自愿。
丫鬟领命出去,冉佳怡又捡起了几卷奏折,无用的随意放在一边,倒是看见几卷不能决定的,想了想,当即让丫鬟备轿去请教皇帝。
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