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本,怕是全家都得跟着完蛋。

    一人完蛋与全家完蛋放在一块儿对比,就很容易做选择了。

    哪怕心中有再多的不舍,多数权贵之家都选择放弃自家适龄的士子,让他们大胆入仕去,放手搏一个锦绣前程。

    退一万步讲,这些权贵之家的士子背后有家族做靠山,若是遇到问题,能商量的人很多,这优势根本不是那些寒门士子能够比拟的。

    -

    李淳奕人在家中坐,官从天上来,稀里糊涂就成了七品赈灾官,而且被清平府学与清平府的府衙点为临江县的赈灾官,主管临江县的赈灾一事。

    这可乐坏了临江县的县太爷。

    原本他还愁这灾年该如何渡过呢?临江县虽然富庶,但也无法同江南比拟,一场天灾降下,怕是得损失不少元气。

    可这会儿突然有个本县学子被点为了赈灾官,那不就是从天而降的替罪羊?

    只要是与灾情相关的事,万事都听赈灾官的,若是出了事,那自然与自己没太大干系,顶多算自己一个监察不严,若是赈灾官真有那能耐,自个儿说不准还能躺赢一波……这可是天大的美事啊!

    县太爷亲自到三进校园来同李淳奕抱了喜,当场就改口称呼李淳奕为‘同僚’,可把李淳奕给吓得不轻。

    县太爷与这位新上任地‘替罪羊’仔细交流了一番,心满意足地离开。他在离开时,心里还在盘算,皇帝密集选拔这么多的赈灾官出来,未必没有关键时刻将这些赈灾官拉出来给百姓消气的可能。

    往常都是直接将他们拉出来消气的,现如今有了赈灾官,可以最大程度的保留地方官员不被牵连,纵使爆发了民愤民怨,有这些赈灾官冲在前面,地方官员受到的压力也会小上许多。

    夏晚棠回到三进校园时,还未见到李淳奕,就见长庚满脸喜色地来同她报喜,“夫人!夫人!老爷做官了!就负责咱们这一县之地的赈灾之事!”

    夏晚棠:“……”

    见夏晚棠脸上没多少喜色,长庚还有些纳闷,他问,“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夫人你怎么看着都不怎么高兴呢?要不要摆一桌?我去打酒!”

    夏晚棠心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索性也不再纠结了,她叮嘱长庚道:“去打酒,打点度数低的米酒,我也喝一点。”

    看着长庚乐颠颠地跑出门去,夏晚棠失笑摇头。

    长庚到底年纪还是小一些,看不清楚这其中的利害,只知道做官就是好,哪曾会知道,有时候青云路也会是断头路?

    读书人聪明灵慧,人人都想挤上仕途,可又有几人知道,许多人的仕途就是断头路,而且还是一旦自己仕途中断,可能会牵连全家,甚至是全族,跟着一起受难。

    仕途中那么多的弯弯绕绕,若非读书人聪明灵慧,怕是走不了多远就得折戟沉沙。能留下来的,有几个人是心善手软的?多数人都在一次次交锋中练出了冷漠的心肠与狠辣的手段。

    夏晚棠叹一口气,轻步走回屋中,见李淳奕正愁眉不展地逗弄李知岩,她笑着走上前去,将李淳奕从李知岩面前推搡开,道:“你别苦着一张脸吓着孩子。”

    李淳奕叹气嘘声,“山长当日劝诫我时,我还未想清楚,这赈灾官竟是一个被拉出来挡箭的盾牌。可笑我还真想过在赈灾一事上做出点名堂来,为朝廷卖命,为老百姓谋福祉。如今真的被这赈灾官的乌纱帽砸中了,才知道这赈灾官三字背后的分量,是一县之地的生民性命。恨自己学识浅薄,心有余而力不足……”

    夏晚棠瞅了李淳奕一眼,似笑非笑地问,“你愁什么?只要把民心安顿好,拖着等灾情过去就行。临江县本来就要富庶一些,若是临江县的老百姓都撑不过去,那其它地方的老百姓的日子定然更加艰难,没什么可畏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