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故。

    东海广袤无边,放眼望去,尽是茫茫海水,见不到一处岛屿滩涂,非是熟练的老手,或者有详细海图在身的修士,便不能在这玉鉴琼田上自由来去。

    光济到了沿海一座大城,并未急着出海,而是打探了一番,听闻此城有去往海外琉球国的船队,于是洒了一把金银出去,便被船队奉为上宾,登上一艘楼船,入住了上等的客房。

    等他在客房中待了几日,便听得一声号子,这艘楼船便缓缓开动,与其他数艘楼船一起,组成了一只浩浩荡荡的船队,向着海外琉球国驶去。

    ......

    比起天人大战后碎裂的九州,七凰界面积要更为庞大。

    自中原往东,便是一望无尽的海域,其上分散着无数岛洲,最大者面积甚至不亚于中土,只是蛮荒未去,不适应人族居住罢了。

    但即便如此,海外也有数百海国分布。

    每个海国也就是占据了一个或者数个海岛不等,大小、人口虽不能跟中土相比,但是富庶却远胜中土。

    什么珍珠玛瑙、宝石黄金、药材香料,俱都是中土稀缺之物,还有各种仙家奇巧之物,更是中土所无。

    毕竟与占据了中原沃土的道门九大派和佛门四宗不同,不少散仙高人都在海外闲居,其中甚至包括旁门九大散仙与道门九派之一的大荒派。

    其中离中原最远的那位散仙,已然是到了极东天柱边上,距离中土有六百万里之遥。

    就算是能够腾云驾雾、御剑飞行的道门之士,没有个几年光景也来去不得一次。

    这些修道之士因为资源不缺,磨砺不够,一颗道心便不如道门真传弟子那般坚定,常常沉迷于享乐之中,制造出无数机巧之物用来玩赏。

    此类物事流传回中土,也同样受到了无数王公贵族追捧,千金难求。

    而光济目前所去的琉球国,已经算是距离中土最近的一处海国了,其国物产富饶,国王又仰慕中土文化,曾派遣国中太子去大唐学习礼仪,并且自愿向大唐天子称臣。

    每年都会有海船载满了珍珠、香料、珊瑚等海外特产,去向大唐天子朝贡。

    故而也有不少海商打通了门路,在琉球和中土之间做起交易来。

    “但要是跟琉球海市比起来,那琉球国也就不算什么了。”

    坐在光济对面的,是一个大腹便便、员外打扮的中年男子,眼下正口若悬河,向光济介绍这海外风情。

    “那琉球海市乃是在琉球国不远的一处礁堡之中,因为水文复杂,暗礁密布,哪怕其中渔获不少,但琉球国的渔民也甚少往那处捕鱼。”

    这富员外说得唾沫星子乱溅,端起身前茶盏牛饮一口,又继续道:

    “既然人族不去,便有了妖族窥得那处地界方便,于是占了下来,开了一处海中集市。除了海中的妖族之外,也只有那些龙宫之人、海外散仙,或者持有道门高人符诏的海商才得入内。”

    说到这里,富员外眼中满是艳羡神色。

    “那海市中的货物,俱都是上好的精品,偶尔还会有仙家之物出现,每一件东西运回中原,都是一本万利的买卖!我辈海商,哪怕能入得一次,也是死而无憾了。”

    这富员外正是光济脚下这只船队的所有者,同样是一名海商,叫做沈万山。

    他见光济出手大方,又兼谈吐不凡,于是故意上前攀谈,二人谈至海市一节,他便主动说起有关琉球海市的讯息。

    光济见这沈万山对琉球海市如此推崇,于是笑道:“未知沈公可曾有幸入那琉球海市一窥?”

    沈万山闻言摇头道:“丁公子切莫取笑我老沈了,我可没那资格进入琉球海市。听说要想进入琉球海市做生意,手下起码要有几座海国的本钱才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