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 ?”
“这样吧。那个斗方的写意花鸟画心,我按照这个价挑几幅,好歹是手工画的。行,我就拿,不行,我就走了。”
“你没看跟我一起上来的俩姑娘都没影儿了吗?一会儿要是走丢了可咋整!”
“得嘞!今天碰着行家了,您挑!还是那个价儿!”
林语挑来挑去,挑了6幅写意花鸟的斗方,卷成一个卷,最后老板还给免了30块钱,一共收了450.两个人皆大欢喜。
林语下了天桥,对面就是琉璃厂西街,一条古意盎然的街道。
琉璃厂的繁华起源起于清代,当时各地来燕京城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大多集中住在这一带,因此在这里出售书籍和笔墨纸砚的店铺较多,形成了非常浓厚的文化氛围。
现在,这里经营书籍古玩字画的店铺很多。大多数外国人来燕京旅游,都要到这里来逛逛,浏览一番。
据说辽代的时候这里并不是城区。而是郊外的一个小村子,名叫海王村。后来元朝在这里开设了官窑,烧制琉璃瓦。
到了明朝嘉靖皇帝时期修建外城后,这里就变为了城区,琉璃厂便不适合再在城里烧窑,于是就迁到了门头沟区的琉璃渠村,但是“琉璃厂”的名字保留了下来,一直流传至今。
清初顺治年间,在京城实行“满汉分城居住”。而琉璃厂恰恰是在外城的西部,当时的汉族官员多数都住在这附近,后来全国各地的会馆也都建在附近。
官员、赶考的举子经常聚集于此逛书市,使明朝时红火的前门、灯市口和西城的城隍庙书市都逐渐转移到琉璃厂。
各地的书商也纷纷在这里摆摊、开店,出售大量藏书。
繁华的市井,便利的条件,使琉璃厂逐渐发展成为京城最大的书市,形成了人文荟萃的文化街市,与文化相关的纸墨笔砚,古玩书画等等,也随之发展了起来。
林语站在街口,抬眼望见的首先就是最著名的荣宝斋。一座古色古香的二层仿古小楼。檐廊上挂着大红灯笼。
门口摆着一对儿活灵活现的石狮子,几层台阶的门脸上方,挂着一块匾额, 取“以文会友,荣名为宝”之意,所以名为“荣宝斋”。
据说民国那会儿,老一辈书画家如于右任、张大千、吴昌硕、齐白石这些个泰斗级人物,都是这里的常客。
此时柳晴和文娜正抱着石狮子自拍,咔哒咔哒,就像两个领着宠物逛街的小仙女。
今天不是周末,恰逢春节期间,人不是很多,很多家店都关着。
但是就这样,还引来了若干留着口水的老爷们围观呢。
林语赶快上前宣示主权。
“你俩咋不等我!看看我买的画,回头裱好了,挂在公司楼道里。”
文娜接过画,打开看了看,表示不懂,但是挺好看。
一旁的刘晴看了,问道“多少钱买的?”
“80一幅,6幅450,老板给打了折。咋样?可以吧?”
柳晴撇撇嘴,“算你捡漏了,这要卖给老外,800一幅也是它。”
林语嘿嘿一乐,收起了画,“走吧?朝里逛逛。”
文娜柳晴自觉地一边一个,又挽起了胳膊。
往前没走几步,林语突然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一时间愣住了。
“那不是?李烟月吗?”
文娜循着林语的目光也看过去,只见百米外,那女孩从一家店里边走出来,低着头往前走,又进了一家店。
林语好奇,“这姑娘打电话找我,然后,关了电话自己来琉璃厂了?”
“莫非?不好!她要卖书!”林语赶紧拉着两人追了过去。
走到店门口,是一家出售古籍的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