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道谢,后者笑了笑,随后回到了秋珏身边。

    天在她们谈话之际已经亮了起来,秋珏几人拿过那几封信,又将所需要的东西准备好后,便离开了山洞。

    骆笙看了看手中的信,也很守承诺的没有打开信封去看里面的内容。

    过来几天,他确定外面没有声音了,便收拾行李离开了。

    骆笙用小桃红给他留下的一锭银子租了一辆马车,直奔摄政王府,他将来意说明之后,又前往左丞相府上。

    当摄政王和左丞相两人全部在左丞相府上的大厅中汇合后,骆笙将秋珏的那封信拿了出来。

    摄政王和左丞相两人彼此看了看对方,紧接着接过信打开看来。

    信上所写“此人名为骆笙,是一个难得的人才,虽不懂武力,却能够稳住江山,他自著之书不仅仅有数术,还有经济,兵法等等。”

    “如果不放心,可以亲自考试,此人不是纸上谈兵,天朝需要发展经济,可以让他出个方案。”

    “这封信如果当着两位的面打开,并且之前没有拆封的话,说明人品诚实,可用。”

    摄政王和左丞相看到这里,想到太后娘娘对其的评价如此之高,看来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摄政王说:“既然如此,那本官先来考考你。”

    骆笙很自信的看向摄政王,随后行礼:“请王爷出题。”

    摄政王问“现如今天朝最缺的就是百姓的经济,缺的就是让百姓安居乐业的资本。”

    骆笙沉思片刻,随后说:“天朝经历了大起大落,从四分五裂终于在先王的努力下,重新合并,但是百姓的衣食温饱还是没有解决。”

    “这就是我们要问你的问题,如果是你又该如何解决呢?”左丞相问。

    骆笙说:“南方多日大水,又遇大旱,使得百姓无法生存,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所修筑的河堤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何解?”墨石突然出现在了大厅外。

    众人见后立即跪下:“参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墨石让众人起来,摄政王请墨石坐到了主位上,摄政王三人都立在那里。

    墨石说:“都别客气了,现在又不是朝堂,不需要如此拘谨,都坐下。”

    摄政王和左丞相分别坐到了墨石的左边和右边的客座上,骆笙也坐到了左丞相的下手位。

    墨石看向骆笙:“王叔,这位是何人?”

    骆笙立即站起来跪在墨石面前:“草民骆笙,参见皇上。”

    “骆笙,起来,方才听你说有办法解决我国经济问题,朕正好听听你的想法。”墨石说。

    摄政王看向骆笙:“骆笙,那你就向皇上禀报。”

    墨石一抬手:“起来坐下说话。”

    骆笙入座后,便说:“我们应该疏通水渠,修筑大坝,只有这样才能够防止庄稼被村庄庄稼被淹。”

    “这些都是一些老掉牙的方法,一年年还不是如此。”墨石说。

    骆笙反驳:“非也,启禀皇上,我们所修筑的渠道太小,而且河堤泥沙过多,长此以往,河堤修的再高,在牢固,都会出现洪水泛滥。”

    “所以我们不应该堵,而应该通。”

    “如何通?”左丞相问。

    骆笙说:“将水渠修宽,然后再分开支流,这样,河堤就不容易溃塌了,而且在此还应该修筑水库,储存大量水,以此来浇灌,饮用。”

    “说的挺有道理,但是感觉都是一些很简单的事情啊,好像曾经有人就修过水渠。”墨石说。

    “干旱时,将水渠当中的泥沙全部清理,这些泥沙可以用于加固河堤两岸,从水渠两边的外面堆积上去,这样水就不会那么轻易冲垮河堤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