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距离终点只有几公里了。
乔衍这时面临两个选择,一是加快速度争取更好成绩,二是只比后面两人快一点点。
他选择了后者,风头太过不是他的选择。
旁边的观众、解说员都激动之极,观众不住鼓掌,解说员则;神奇呀真是神奇的叫。
又有解说员说,谁说中国的田径不行,这位陌生的年轻人就是见证,黑马频现,就像国内的改革开放,带给世界的也是惊喜频现。
乔衍在领先后面两人一公里左右第一个到达终点,一个头戴鸭舌帽的男子一直抓着秒表跟随乔衍的节奏在看,身子一个劲的抖,暗中为乔衍加油。
乔衍到达,他手中的秒表定格,有小小遗憾,但仍是十分兴奋,只比世界纪录差了一分多钟。
一大班记者刹那围过来,手中的麦克风只是向乔衍的身上伸过去,一下子就伸来了数十支。
;请问你叫什么名字?哪个队的?
;请问你是第一次参赛吗?取得这样的骄人成绩有什么感受?
;请问你的训练方法是什么?怎么会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请问你的教练是?
一大堆的问题,乔衍都尽可能的解答。
第二第三两人都有点脸面无光,有记者问:;作为这个赛事的多次冠军,你这次失掉了冠军有什么感受?
;请问你怎么看待这匹黑马从你手上夺去冠军?
又是一连串的问题,对方也一一作答。
;确实是,对方发挥得很不错。但我这次也有一些客观原因,近来频频参赛,太累了,也感到各方压力。以后会努力,争取把这个冠军夺回来。
;那好,预祝你日后更上一层楼,取得佳绩。
这次的比赛一共奖三十二名,一会前三十二名悉数跑到,这次比赛计算成绩就结束。
后面的爱怎么跑怎么跑,弃权也好,坚持到终点就是胜利也好,主方不管了。
在优美的旋律中,又是一场赛前般的讲话,然后礼仪小姐就把一面奖牌挂在乔衍脖子上,递给他一个厚厚的信封以及一个获奖证书。
闪光灯不停的在他身边闪烁,其身影已瞬间出现各大报纸头条。网络上、电视上,都是一片讨论之声。
长庆那边的情形与他差不多,都是以对比世界纪录差一点点的成绩夺冠。
他报的是六十五公斤级别,举起了两百多公斤,一举击败国内各地好手。
赛事虽在本省举办,但外省人才也蜂涌而至。
他们两人的心思不是为了获得这个名次,而是想藉此机会让教练看中得以进入专业队,参加世界赛、奥运会。
但是他们没想到的是,这消息会来得这么快这么突然。
乔衍这边刚刚领奖,就听到个电话,对方热情之极:;喂,你好,请问你是这次的黑马冠军乔衍吗?
乔衍答道:;是呀,请问你是哪位?
;哈哈哈。对方先是一阵哈哈大笑,;咱们是老相识老相识。
乔衍感到声音有点陌生,;哦,请问你是哪位呢?
;你半月前是不是来到咱们的训练室?我就是那时候接待你的那位。
乔衍想起来了,就是那位眼镜男子。
可是他不觉得他接待了他什么。;请问你有什么事吗?
;事情是这样的,你这次的成绩太突出,已达到本训练中心选拔苗子的标准。如果你没什么意见的话,请来这里登记,进入咱们专业队。
乔衍这时却不太兴奋,工作是一回事,与人相处是否愉快是一回事,如果与共事者相处一起不愉快,那这个工作就会少了不少吸引力。
想了下,;我先思考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