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城天气一日日地和暖,柳氏的身体,却并没有随这渐暖的天气而好转。
她靠坐在床前,连视物都已分外吃力,勉勉强强只能看见窗外连绵不断的绿,可她心里想的却不是“韧草如碧丝”,而是自己的生命,也将随这春日垂柳般,柔弱飘零,凋谢在这春日。
婆母待她,到底还是心怀愧疚的,所以并没当她面提及给世子爷续弦的事情,可柳氏心里却明白,终归是有那样一日的,不是在她死前,就是在她死后。
永宁侯夫人一天来看她几回,连日里愁得吃不下饭。
整个江南的名医,数月来打马转似的,往永宁侯府跑。
于柳氏生病一事上,无论永宁侯夫人,还是整个永宁侯府,都可说是尽力了的。
可是尽人事,还需得听天命。
“夫人,还是早些为少夫人准备后事吧。”
永宁侯夫人记不清,这已是第几个对她这样说的大夫了。
“少夫人身前怎么着也是体面人,又向来孝顺公婆,宽待下人,该准备的还是要准备起来,以免走的时候仓促了……”
也有人这样劝她。
可这些人越这样说,永宁侯夫人就觉得越是内疚,这内疚就像隐藏于空气中的洪水般,看似悄无声息,不知不觉间却要将她溺毙了。
刚嫁来侯府的时候,柳氏的身子骨虽看着弱些,好歹却也还透着些弱柳扶风的风流仪态,并不像后来似的,那么贫弱,整日里药罐子不离手的。
这孩子不仅家世好,长得好,各方面品性也都是一等一的没话说,与世子爷也是琴瑟和鸣,感情甚笃。
永宁侯夫人曾经那么任性的一个人,对待这儿媳妇,也挑不出什么差错来。
而柳氏之所以会变成后来那样,还全是要怪她。
永宁侯夫人素来有礼佛的习俗,初一十五更是非往城外寺庙里去的。
那年春日,杭州城外却颇有些不太平,不知从哪流窜来一股山匪,占道抢劫,四处流窜,连官府一时之间都拿他们没办法,别说女眷,就连行商猎户,那段时间都鲜少有往山里去的。
偏偏永宁侯夫人仗着自己家大势大,料想再放肆的山匪,在他们侯府面前,也不敢嚣张,最终悄悄瞒着永宁侯爷,带着一众家臣护卫,自以为万无一失地要出门。
柳氏向来心细,本就多留了个心眼在婆婆这边,果然便被她将要偷溜出门的婆婆逮个正着。
苦劝无果,柳氏又不放心永宁侯夫人自个出门,永宁侯夫人还威胁她,不许告诉侯爷。
柳氏不敢违拗长辈之命,只得陪同婆婆进山,谁想就是这一去,很多家臣就再也没回来,就连柳氏和永宁侯夫人,也险些命丧歹人刀下。
最后,要不是柳氏护着永宁侯夫人逃跑,又将唯一一个绝佳的逃命机会,留给了永宁侯夫人,此刻的永宁侯夫人,早就应该换人来做了,而柳氏自己,却被那帮山匪逼得走投无路,最终只能跳进寒潭。虽是命大没有淹死,却自此坏了身子骨,非但从此再不能有孕,身子也一日日地衰败下去。
这么些年,虽世子待她一如以往,别说纳妾,就连通房侍妾都没半个,永宁侯爷本就是通明、豁达,明事理的人物,永宁侯夫人更心怀内疚,二老便也无人去催他们。
反是柳氏自己,劝过世子几回,总不想他一直无后。
世子通通拒了,还要她切莫再提。
柳氏虽然感动,可到底耿耿于怀,身子一年比一年衰败,大夫也说确有她忧思过重的缘故。
如今,柳氏非但没有放宽心些,反是显出油尽灯枯之象,这叫永宁侯夫人如何能够安心!
世子爱重妻子,他虽嘴上不曾抱怨分毫,可这些年来对待永宁侯夫人,总透着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