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坐在书案前,陷入沉思。就连文安之进来他都没发现。文安之拍了下朱大山的肩他才醒来,忙起身扶着文安之坐下。文安之道:“怎么,舍不得?”朱大山道:“不会,区区地方而已,打下来不就是让大明的人驻守吗?我当初答应和夔东连成一片就想过要接夔东众家出来的。”

    文安之听了这话诧异道:“哦,你有如此的胸襟是好的,那你是在犹豫什么呢?”朱大山道:“我是想众家将军在夔东为什么这么多年不打出来,还有文督师你能给我说说清军真的就那么厉害吗?我们还能打跑他们吗?打了这么久我是越打越迷茫,甚至不知道这样打下去到底是为了什么?”

    文安之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沉吟了很久才道:“你问的这些问题,我也不能够都有答案,有些事情你需要自己去找答案。但我能告诉你的是清军在入关之前确实很厉害,当年在辽东多少名臣宿将血洒辽东,但是自从他们入关后,已经没那么厉害了,晋王曾经两阙名王,江阴也让几十万清军魂断。所以我们还是能打跑他们的。”

    说道这里文安之不由的咳嗽了几声,接着道:“至于为什么要打清军,说实话是为了汉人的祖宗,清军的剃发易服,强行汉人裹脚,这种种都是毒害汉人,而且强行将汉人投冲为奴这是什么?这是要打断汉人的脊梁啊。所以我们要和清兵打到底。”

    朱大山听了文安之大惊道:“什么,强行裹脚,我怎么听说是汉人自己裹脚的呢?还说是宋朝就有了。”文安之也诧异道:“你在那里听说的?我们汉人要下田地劳作,裹了小脚还怎么干活?宋朝的时候是有人好小脚,但那时只是稍微的修正脚的形状,是有些富人,文人家里为脚塑性。后来满洲人自己不会,胡乱学的不到家,才拼命的想要裹成小脚,以至于把脚都勒断。而且满洲人他们的男子出门打猎,女人看家不出门,就算脚断了也无妨才有了现在的裹脚。”朱大山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么回事,道:“难怪四川这边我都没看见有小脚的。”

    文安之道:“当然,清廷都还没有完全占领咱们四川,那里来的急实行这些。后来由于清廷的圈地,投冲,使得大量的汉人起来反抗,清廷就想了个办法,让所有的女人裹脚,这样一来女人跑不了,汉人也就不敢反抗,这不能跑的女人就是他们手了的人质啊。”朱大山这才明白明朝从来都没有任何的官方资料说女人裹脚,偶尔只有些闲言寄语说有裹脚,怎么到清朝一下子就成了全民裹脚了呢。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文安之接着道:“剃发易服,这时毁了我汉人的传统,这是要灭我们汉族啊,等到百年后,你我有和面目去和祖宗说我们是他们的子孙。我们汉人从来都是堂堂正正的人,不是奴隶。这满洲鞑子见面就跪还要口称奴才。如此侮辱怎能不愤然反抗?满洲人毁我宗庙,坏我传统,残我心智,我汉人当然与之不共戴天,而且鞑子一路屠城无数,汉人流离失所。这些难道我们不该让鞑子血债血偿?”文安之越说越气,越说越激动。原本有些病态的面容显的通红。

    朱大山不敢再说,忙扯开话题道:“为什么夔东各家会打不出来呢?各家兵力也达到了十万之众啊。”文安之道:“这里的原因很多,夔东很穷是一方面,还有就是夔东的各家将领出生,立场各不相同,各方又恩怨交错,以至于不能齐心协力。最后就是兵员良莠不齐,连武器都不能筹齐,那里又打的出来。”

    朱大山道:“这样啊,如今我们能在保宁打成这样,是因为大家能齐心协力,夔东各家出来后能与我们齐心协力吗?”文安之道:“那你有什么想法呢?”

    朱大山道:“这次我出征回来押了很多俘虏,我正想对他们整编,如果夔东各家愿意到保宁来,就和我们的军队一起整编,这样才能齐心协力,否则大家各自都惦记着自己的那点军队,还怎么同心抗清?”文安之黯然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