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童子试又叫童试,唯有通过童子试,才算有了参加科举的资格。童子试分三场,县试、府试、院试,考的主要是“四书五经”、诗赋以及一些简单的策论,三场考完合格者,就能称为“秀才”,《促织》中言“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即未取得秀才资格,没有功名,还算不得真正的读书人。

    距离开考也就二十来天的功夫,文成先生嘴上轻松,心底却是挺重视的,给梅长青讲解了不少题文书写规范,沈老也不时的插嘴提点几句注意事项,话说多了,梅长青也开始有些紧张,毕竟这是他科考的第一步,索性记下这些事宜,打算回去闭关。

    傍晚回园,晚娘见燕小乙抱着一摞书,问起因由,梅长青给她看了下身份牌,解释说童子试在即,他打算闭关读书,本来他也只是“有些”紧张,打算趁着二十来天将读过的“四书五经”再温习一遍而已,没想到晚娘却将这当成了大事,立马将园子里人全部召集过来,严厉警告他们,这段日子谁都不许打搅梅长青读书,饭食、纸墨——甚至是灯油等一应都要提前备好,余下的都托付给了小丫头,见她娘两彼此一副郑重的模样,梅长青心底苦笑,心道,这莫不是要自己夜以继日、头悬梁、锥刺股?

    次日,梅园开戏了,大抵是梅园关的太久的缘故,来听戏的人很多。

    二月除了农耕忙碌,再就是折柳送别,跑商的商户、游历的学子、赴任的官吏等大都也在这个时节出门。

    明月楼终究还是搬走,二月十三那天,码头热闹,琴姐与抱着柳怜儿一番依依不舍的泪别,柳怜儿没见着梅长青,有些失望,又不好意思开口向李庆之询问,直到船要起锚,王妈爬船头催她登船,方才扭扭捏捏的问了句,得知他在闭关读书,便将一封书信交给琴姐,请她代转给梅长青,本来是想将大氅也交给她带回去的,不知怎么的,又没舍得给,大抵是想给自己留个念想吧!

    晚饭时,琴姐托送饭的瑾儿将书信稍了进去,梅长青看到信,这才想起,柳怜儿似乎跟自己说过明月楼今天搬走,当时还问过自己会不会前去送她,自己还说有空便去,这一读书就给读忘了,打开柳怜儿的留信,梅长青微愣,接着俊脸泛红,心道,这姑娘也忒大胆了些。

    信的内容不多,就十六个字,“若是奴家愿意与君为妾,君可愿纳?”

    梅长青扪心自问,“愿不愿意”?结果当然是愿意的,少年人都有“恋母”情节,柳怜儿人善、说话直来直往,性子颇有几分像晚娘,美丽的容颜便是放在这盛产美女的江南,也属稀有,只不过身在青楼,名声不好听罢了,但她身在清白,傻子才不愿意。

    二月十五,安敬思骑了匹大马回来,告诉梅长青,朝廷来了旨意,任命荣涛为钱塘大营守备,令龙武卫旨到之时即刻回京。李君羡率大军走了,走的很匆忙,临走前留话给柱子,让梅长青将来到了南京,务必要去找他,他请梅长青喝酒。

    连日埋头读书,梅长青读的有些烦躁,便喊柱子下楼试试手,想看看李君羡到底都给他教了些啥。

    后院,两人都换上木棍,梅长青选了根儿短的代剑,柱子选了根儿长的代枪,梅园不大,这一番动静自然避不了众人,大家都围在一旁观看,猜想谁能赢,大多人看好的还是梅长青,此前两人也曾有过几次交手,都是梅长青获胜,他们可不相信,十来天的功夫就能让柱子脱胎换骨。

    梅长青却不这么认为,他心里清楚,早前他能赢,多数是依靠招式精妙,安敬思天生神力,若李君羡能教他些用枪招式,未必不能胜了自己。

    果然,随着李庆之一声令下,二人“剑”来“枪”往,梅长青仗着身法、剑技灵巧,围着安敬思缠斗,安敬思则一力降十会,站在原地一一破解,五十多个回合后,梅长青已经开始气喘,安敬思只是稍微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