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信,一枚代表一个家族的印章是不能盖在圣旨上的,这不符合礼仪,但却代表着河东裴氏对这份旨意的认可,这就不得了了,裴寂代表家族站在了皇帝一方,这是从未有过的情况!

    不等他细想,唐俭也来到他身旁,拿起笔就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签完字也学着裴寂盖下了自家的印章。

    裴寂和唐俭仅仅是开了一个头,他们之后不断有人过来签名盖章。

    高士廉、宇文士及、长孙顺德、萧瑀、虞世南等人如同走马灯般在这道圣旨上签名盖章,有家族堂号的就盖家族印章,没有堂号的就盖私章,短短的时间里,圣旨的空白处就被占满了。

    这些人中小部分得到过李渊的暗示,要求他们支持自己通过这道圣旨,大部分人则是把这种行为看成了是在站队,他们不关心里面的内容,他们只是在跟随皇帝的脚步,如是而已。

    云浩看到孔颖达还杵在原地不动,云浩悄悄溜到他身后,推推他的后腰小声道:“孔代祭酒,你再犹豫不决就不只是在官职前加一个代字了,哪天我舅舅一个不高兴,说不定你就要改名孔代了。”

    孔颖达打了个激灵,亦步亦趋的来到颜子善的案几前,弯腰在圣旨上签下来“曲阜孔氏颖达”,随即盖上了他的私印。

    孔家之内情况复杂,孔颖达代表不了孔家所有人的意志,他也不是家主,在孔家虽有一定的话语权,但几乎不参与族中的决策,为了表明立场又不多惹麻烦,他选择了用自己的个人名义。

    孔颖达的行动令有些嘈杂的大殿变得落针可闻。

    孔颖达是谁?

    孔圣人的第三十二代孙,朝堂之上唯一的儒家正统代表,不论他用的是什么名义,他的表态就代表着李渊改变皇位传承方式的举动得到了正统的认可,这比其他所有的签名人都要有分量,他证明了这道圣旨符合圣人的要求,在礼法上没有了漏洞。

    孔颖达犹如一个提线木偶般的样子,让几个老学究很不满,认为孔颖达是被皇帝逼迫的,他们气势汹汹的站了出来。

    “臣郑兴敢问陛下,孔祭酒如何会是这副模样?”

    这郑兴是乃是东汉郑玄的后人,一直在宣扬先祖的“郑学”,郑学提倡兼包并采,因此很对孔颖达的胃口,两人私交甚笃,自然要为其出头。

    “郑先生,我科学一脉讲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还不等李渊发话,云浩就站出来,把这老头给怼了回去。

    “你一个小娃娃懂什么?”郑兴对云浩横眉道:“不过你这话说的有意思,那我就问问孔兄吧。”

    他立即转向孔颖达问道:“孔兄,陛下是否逼迫与你?你且大声说来,青天白日,乾坤朗朗,没什么不能说的。”

    郑兴这话说的云浩直戳牙花子,如果说孔颖达是缺少政,治智慧,这郑兴就是个铁憨憨,他能活到这把年纪还没被人打死绝逼是走了大运。

    云浩作为一个比较迟钝的工科宅男,他都知道要拍老大的马屁,这位郑兴倒好,敢当面拆老大的台,一点也不给都不顾及老大的颜面,这种人可以称得上是一朵奇葩了。

    这朵奇葩能在朝堂屹立这么久,可见世家门阀和儒家在舆论这块对李渊的压制到了什么样的地步,李渊已经沦落到拉拢这样的人来给自己撑门面了。

    如今李渊好不容易抓住了世家的把柄,当然就要报复回来,他拿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云浩会意,打出一个“ok”的手势。

    “郑先生,你先别着急,也别为难孔祭酒。”云浩走到郑兴身边,慢条斯理地说道:“小子这就让你看看被逼迫的人是什么样子的。”

    “皇帝舅舅,殿外还有几个大儒等着面圣呢。”云浩朗声道:“都是些老人家,在外面中暑了就不好了。”

    “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