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妥,实在两可之间。”</p>
“今日,晋王与工部员外郎司马九在此,大可言道言道其中玄虚。”李百药站起身来,对着太子和司马九朗声道。</p>
杨昭闻言,看了眼身边的司马九,笑得有些勉强。</p>
司马九明白,这些人都有意与自己结交,可是,他们对于自己身后靠山杨素,却并不恭敬。</p>
李百药言语间,似乎有针对杨素这位炙手可热的重臣之意,无异于逼迫司马九在此言说杨素的坏话。</p>
“新建洛阳一事,本王也已进言父皇,父皇尚在考虑之中,左仆射大人劳苦功高,本王亦是十分敬重。今日,诸位文人雅士共聚于此,又得司马九临兴赋诗,我等不谈政事,只论文雅。”</p>
杨昭也不是等闲之辈。</p>
他深知李百药等儒家一脉,素与唐国公李家来往密切,今日当着司马九的面言及杨素,其实别有心思,他又岂会不知。</p>
薛道衡忽然站了起来,走到晋王身前,大声说道:“晋王明鉴。皇后凤体欠佳,我等臣子自是牵挂,然修建黄金通天塔以求皇后福安,实乃无稽之谈。”</p>
“陛下急征暴敛,致陇西产金之地不安稳;开凿新河道、营建东都洛阳,都非仁政。不瞒晋王,老夫已写下万言谏言,明日廷议便会提出,诸位自当心中有数。”</p>
薛道衡之子薛收不知道父亲还有这么一出,他目光惶急的望着晋王。</p>
司马九虽听着薛道衡的话,可目光从未离开过李百药。</p>
李百药在薛道衡说话之时,与先前那个醉醺醺的武将交换了眼神,脸上露出得意的神色。</p>
显然,武将并非酒后失言,而李百药明摆了对杨素不利。</p>
司马九顿感不妙。</p>
他穿越而来,对李世民有本能的提防,他一直站在李世民一系的对立面看待事情。</p>
明日廷议,朝中某股势力,最有可能就是唐国公李渊一系,或会联合儒家法家大臣,利用薛道衡这个文人标榜作为大炮,表面攻击陛下的政务方略,实则对付杨素。</p>
隋朝每月初一、十五廷议,在京六品以上官员都要参加。</p>
届时,薛道衡在百官面前发难,陛下定会生气,杨素或也处于不利的态势。</p>
如此,廷议前夜这场酒宴,就会出现很多意料之外的说法。</p>
甚至,司马九作为杨素的人,又是将来直管营建洛阳的工部员外郎,出现在这样的场合,极有可能成为杨素心中的一根刺。</p>
少年暗自叫苦,看来,他还是太天真了。</p>
原本,他只想来展示下文彩,提前取走诗圣、诗仙之名,奈何却被卷入到一场政治风波中。</p>
此时,薛道衡显然是真喝得有点多了,他说完,便发起了酒疯,惹得杨昭满脸不耐。</p>
薛收见状,急忙拉着薛道衡辞退晋王,退席。</p>
只是,薛道衡一路走,一路酒后胡言,大意便是赞扬司马九文彩出众,需争为人杰,要仗义执言,规劝陛下,劝诫杨素。</p>
原本,晋王是来饮酒听曲,兴致颇高,可薛道衡这么一闹,他顿失兴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