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韩成之所以定下进攻并州北部的战略,主要原因有四点:

    一是如沮授所说,冀州此时乃四战之地,自己兵力不足,实在不宜此时占领。

    二是袁绍占领冀州已有半年之余,在世家大族的帮助及手下能臣的治理下,民心所归,已逐渐有坐稳冀州之象。

    若自己举兵对战袁绍,民心不归,世家不顺,缺民心啊;虽然自己手中有大印,但现在还没有朝廷的授命呢。

    而自己攻打并州北部,也是要借助并州北部的南匈奴族南下之势,此时出兵,符合大义。待打退匈奴,朝廷定然有所表示封赏。

    三是因为北方的少数民族。据韩成后世的知识知道,幽州最后所属必然是公孙瓒,所以公孙瓒和刘虞必有一战。

    在幽州,公孙瓒勇而无谋,刘虞深的民心。

    为了占领幽州,公孙瓒必杀刘虞,而刘虞一死,公孙瓒统治幽州,不出一年,百姓定天怒人怨,也就是出兵取幽州的大好时机。

    取了幽州之后,最大的威胁便是冀州袁绍和北方少数民族。袁绍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不错,定然会南北夹击自己,自己到时候必然要先对抗少数民族,后对抗袁绍。

    因为和袁绍对战是汉人争夺地盘,和少数民族作战就是民族之战了。

    若在塞外交战还行;若在关内,少数民族必将会趁乱将幽州的百姓掠夺一番。

    为了以防万一及以后的大业,韩成只有先下手为强了。将塞外的少数民族打怕,打疼,他们才不敢在自己和袁绍大战的时候趁乱出击了。

    至于第四点就是:少数民族善于骑射,若能收服,并入到青龙营,则天下少有能争锋者。

    当然,这些话只能自己想想,或对亲近之人讲出,不能再大帐中当众说出;

    后面两点是沮授所想不到的,差的不是智商,而是对历史的发展趋势的认知,是韩成来自后世最大的优势。

    ......

    是夜,韩成在韩府等着黄忠,当听下人禀告:“黄忠来了”,韩成嘴角上扬,微微一笑,对着下人说道:“快请到会客厅,上好茶。”

    韩馥会客厅,黄忠端坐在韩成对面。

    “州牧,吾有一事不明,故深夜前来打扰。”

    “师傅,这里不是军营,别称呼州牧,叫我成儿就行。”

    “不行,吾找你谈论的乃是公事,怎么能以私人称呼相称呢?”

    韩成本想在劝说黄忠,看到黄忠严肃的脸庞,再想想师傅固执的性格。“算了吧,先听师傅说什么吧。”

    “师傅,你说吧。”

    “军队作战,粮草为首,我不明白,你为什么凭着产粮重地冀州不要,却要挥兵西去,占领产粮不足的并州。”

    “师傅这是在考我吗?师傅有所不知,仅并州北部的朔方郡及五原郡,沃野千里,一年的收成足够五万大军半年之用,怎么能叫做产粮不足呢?”

    “并州有这么好的地方,早就被人占领了,你莫不是在蒙我吧?”

    “师傅说的哪里话,我蒙谁也不敢蒙师傅啊。

    这是沮长史的情报营刚刚打探到的消息,只是这些地方大部分长着青草,被南匈奴部和并州鲜卑部所瓜分。”

    “少数民族就知道养马吃草,白白浪费这些好土地,不懂得好好利用。”黄忠一脸惋惜的说道。

    五万大军半年能食用三十万石粮食,这么好的产粮之地,对一个将军来说,绝对是战略要地。

    黄忠来这的主要目的可不是问为什么不打冀州?说实话,打哪里,他黄忠身为一个大将,没这个资格做决定,最好的做法就是听令而行。

    “成儿打并州,为什么不带上为师,是不是感觉为师老了?

    我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