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地给张远留下了一个“我懂你”的表情。
就算是几乎一无所获地离开冉星律师事务所,等回到自己工作室的时候,郑婷的脑子里早就已经出现了有关张远代理此案的长篇大论。
然后便是趁热打铁,留在工作室里一通熬夜,洋洋洒洒写下了五千余字的专题报道。
报道的核心,除了再次针对事件发了一通评论之后,更是着重突出了张远的胸有成竹。
而且似乎仅仅如此还不够。
在涉及张远的内容的时候,为了明张远的胸有成竹并非盲目自信,更是从张远个人以往代理案件的战绩出发,打造出张远的一个金身不败的形象。
无论多么没有胜算的案件,只要到了张远的手中,那么委托人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静等着接收胜诉的消息便是了。
然后,这一篇一半介绍案件,一半像是推广张远律师的软文的专题报道,就这么被郑婷发布在了自己的隔三差五就是十万加阅读量的公众号郑
接着,又是近百万粉丝数量的微博里转发。
最后,还有所有工作室内的工作人员的转发和平时联系密切,形成了非正式互推联媚其他自媒体伙伴的转发。
很快,一个原本已经被网络逐渐淡忘的热点事件,就这么再次地受人关注起来。
******
报道发出的第一时间,郑婷便已经将链接发给了张远。
张远看了这篇独家报道。
然而并不感冒。
实在的,反而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这报道,是有关未满十二周岁的未成年人偷骑共享单车导致死亡事故的。
可从那关于自己的巨大篇幅的报道里,只让张远有一个感觉。
如果自己不是当事饶话,这报道,一定是自己专门花钱找枪手给自己做的推广。
但张远的感觉也仅限于此。
看完之后,也就过去了。
万幸的是,还好没有透露有关自己办案思路的内容。
只是,意想不到的效果却在几时间的酝酿、积累、以及发酵中,发生在了张远的冉星律师事务所里。
起先,是找上门来应聘的人明显增多了。
这让原本的工作处于不饱和状态的马明突然忙碌了起来。
甚至有时候,一个上午就的面试十来个人。
几个时的时间都没办法分配。
可是张远对于面试的事情却完全撒手不管。
美其名曰,是听了让马明感动的信任,相信马明作出的每一个决定。
实际上,当然是偷懒更加快乐了。
难道制定好了考核标准,剩下的,还得老板自己去执行吗?
然后,是陆陆续续上门要求采访的人增多了。
每在接待面试之外,马明还得分心应对找上门的各路记者。
好在,采访的机会还有潘奎十分感兴趣。
算是给马明帮了个大忙。
最后,是体现在事务所的业务上。
据从马明处获得的反馈,这段时间以来,所内律师的新签案件和顾问单位,差点就要成指数上涨了。
而那些挂靠律师们互相沟通时传到张远耳朵里的法,基本上就是:
对方一听我是冉星所的律师,几乎没什么犹豫的,一句我相信你们所的实力之后,很快就能成功签约。
还有这样的事情?
这就完全出乎张远的意料了。
熊孩子做坏事,最后害人害己的案件,正常的人都要对这种事情嗤之以鼻。
实际上,时间重新发酵之后,键盘党又有了批判的目标,那就是连带着接受代理的律师也得被殃及池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