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吹了一会儿海风,又回到室内,看了看表,对副官说道:“时间快到了,按计划解除无线电静默,开始行动。同时,也让我们的朋友动起来。”
……
不久后,碧海市。
碧海市是海地岛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以民用的碧海港为核心向内陆发展起来,与胡公港是近邻,平日间胡公港的生活物资就多依赖于碧海市的供应。
与新南洋的其他城市类似,碧海市的规划很乱,除了几个核心城区干净整洁,其余城区都贫穷混乱,棚户区肆意在大地上生长着,道路破旧,电线如蛛网般乱拉。
城东的费歇尔街是贫民区之中一处相对不错的街区。当年闯南洋的费歇尔老爷发了财,在当时还是郊区的这片区域买了地皮,修了一条四车道的大街,沿街盖了两层小楼,一度发展成远近闻名的商业街。后来费歇尔家破了产,产业拍卖给了别家,后又陆续转手,产权分散,新业主们无心联合起来维护市容,街面越来越差,风光远不如昔,但还是比周遭一片乌烟瘴气的黑街强上不少。
上午刚下过小雨,街上的土坑积了些水,一辆小货车铿铿框框压了过去,溅起了一大片水花。路边摆摊的小贩怒不可遏,但一抬头看到车上画着温道斯兄弟的标志,就又低头不敢说话了。
温道斯兄弟南货行占了费歇尔街上最大一处院落,将岛上收购来的各式特产简单分拣包装,然后就发到南边港口送往世界各地。这种业务模式在新南洋随处可见,但这家商行又不寻常。它的创始人温道斯三兄弟黑道出身,靠着拳头和团结手下的本事硬生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当中杀出一条路来,甚至把原本同处一街的华人商行福广记挤出了市场。这样的事例在阶级分明的新南洋可不常见,温道斯兄弟因此闯出了好大名头,引得不少好汉来投,发展壮大成了东城区黑白通吃的一大势力。
新南洋的原始环境并不好,等到华盟脱离大动荡时代,开始对这个热带地区进行开发的时候,其余新大陆开发区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了,新南洋对于国内移民没有多大的新引力。因此,当时开发新南洋的各公司便就近从欧洲引入契约劳工,这些人苦于战乱贫穷的原生环境,便宜又勤劳,给个能糊口的薪水就卖力干活,病死了随便埋了就行,可比愚昧懒惰的当地人好用多了。
但到现在,欧洲移民及其后代已经在新南洋人口中占了近半比例,基层劳动几乎全依赖于他们,甚至还有不少人建立了自己的产业,在经济体系中上涉到了中层的位置,颇有些尾大不掉的感觉。
货车驶过半条街,拐入挂着气派的温道斯兄弟南货行的十字招牌的大院之中。驾驶座上跳下一个穿着白背心的彪形大汉,一个招呼,立刻有一队工人过来卸货,他自己则往不远处的一间平房走去。
“保罗家的货到了,五十箱全齐……嗯,怎么都来了?”他一边开门,一边大声叫着,向室内的人报告,不过等看清里面的情况后却半愣住了。
这间平房是温道斯三兄弟中的老三克里夫的办公室,他平时不喜欢在装修豪华的临街主楼里呆着,多在大院里看着工人干活。屋里摆设简单,门左侧是一扇窗户,窗前摆着一张办公桌,再左边的墙边有一排柜子,其余位置则没有太多家具,只有几只凳子杂乱地摆着。
以往屋内一般只有克里夫一个人在,今日却挤了十几个人在里面,一圈坐着,一圈站着,都神色凝重。
白背心扫视一圈,渐渐回过神来,合上嘴,又张嘴低声问道:“有事了?”
人群之中,坐在正中的那一个,也就是三兄弟中的老大拉尔站了起来,用只剩下一半的左手挥了挥——这是他当年抢地盘的时候被砍断的,但这一战也为温道斯兄弟会争取了关键的利益,因此他不以残疾为耻,反倒当作荣耀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