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汉王府!

    李元昌站在高处眺望着小半个长安城,闭目呼吸着这里的空气。

    “汉王,东西收拾的差不多了!”一个中年书生来到李元昌的身后。

    李元昌缓缓颔首道:“陈先生,孤不想走啊!”

    他口中的陈先生叫陈哲,巴蜀人氏,自负才学,出身寒微,九次科考不重,投入李元昌麾下担任幕僚,因心思机警,手段阴狠,为李元昌委以重任。

    陈哲也眺望了长安的繁华,道:“此时离去是为了日后的归来。”

    李元昌决然道:“是的,孤一定会正大光明的回来。”他顿了顿,说道:“先生就不要随孤一并回梁州了,你出了陈仓就去青城、峨眉一趟,替太子收买江湖好手。我们将宝押在了太子身上,为了将来,不可马虎。”

    陈哲作揖道:“属下晓得!”

    便在这时,两人得到了元凌求见的消息。

    陈哲讶然道:“商王是来给殿下践行的?”

    李元昌冷哼道:“践行?呵,我看又是送钱来的。肯定是输的不服气,想要找回场子。我这傻弟弟的秉性,没人比我更加了解。”

    陈哲带着几分担忧道:“曲江一赌,事情闹得颇大。殿下不若回绝了,免得多生事端。”

    “不!”李元昌眼中闪过一丝厉色,道:“有傻子送钱上门,哪有不收的道理。正好,成大事,需要钱财。”

    其实他心底也知道,这个时候不易惹是生非。可忍不住,就是忍不住。

    李元昌在这个长安最厌恶嫉恨之人,恰好是他的两个兄弟:其一李元瑷,另外一个就是高高在上的大唐皇帝李世民。

    李元昌乃高祖李渊第七子,自幼天资聪颖。善行书,善画马,笔迹妙绝,名扬长安。

    然唐朝规矩,亲王到了一定年岁必须去外地之官,担任刺史都督,开府协助天子治理天下。

    李元昌文采风流并不想去地方担任刺史都督,千方百计的想留在长安与长安名士花天酒地,醉生梦死。

    可是规矩就是规矩,李元昌若是不受,等同谋反。

    李元瑷恰是游离在规矩之外的亲王,太上皇李渊特许他留在长安,当一个吃喝玩乐的闲散王爷。

    李元昌求而不得,李元瑷却轻易得到。

    巨大的落差,李元昌恨李渊不公,嫉妒李元瑷命好,对李元瑷也格外敌视。

    至于李世民,那是因为贞观五年,李元昌在梁州仗势欺人,触犯了国法。李世民下旨将他训斥了顿,命他闭门思过。李元昌心胸狭隘,因此嫉恨上了。也是这个原因,得知太子李承乾嫉魏王李泰之宠,暗自结交李承乾,涉入庙堂之争。

    他此次称病入京休养,更是多次与李承乾往来,甚至夜宿东宫商议大事。

    邀李元瑷曲江豪赌,亦是听李承乾说李元瑷不给《咏庭前若榴》,即是旧恨,也为新主效命。

    “十六弟!”

    李元昌高叫一声道:“整个长安也就十六弟真心待为兄,知道为兄要走,特地前来送行。”

    元凌一脸茫然,道:“汉王兄要走?去哪?”

    李元昌心中更恨,堆着笑脸道:“自是去梁州上任,陛下已经下达了旨意,让为兄三日之内离去。”

    元凌暗叫“好险”真要让他走了,这仇可就报不了了,嘴里却道:“皇兄也是,汉王兄有病在身,也不让王兄在京师多休养些时日。”

    长安花花世界对于皇亲来说是巨大的诱惑,每年借病入京休养的亲王数不胜数。

    每每最后都是来了不舍得走,等着李世民下旨遣离。

    李世民也体谅兄弟儿子们,一般都会让他们住上大半年,方才下旨。

    李元昌五个月不到就给下令遣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