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之前一直保持淡定的杜英,此时也难免脸色微变。    杜英尚且能在氐人大军压境的状态下保持镇定,主要原因还是渭水上没有船只,氐人纵然携带了一些简易的皮筏子,只要王师弓弩手扼守住几处河曲,那么照样能够阻挡氐人渡河。    哪怕只是几个时辰,也足够后续援军以及桓冲主力抵达。    可是现在杜英也惊诧于桓冲麾下的骑兵,怎么从渭桥追杀到了这里?    冒冒失失的!    不过杜英也无法责怪桓冲,估计桓冲在派遣这支骑兵牵制氐人骑兵的时候,也没有料到两处战场竟然会这样联系了起来。    更不可能料到,自己所派遣的骑兵,转眼就要冲入敌人张开的陷阱之中。    这到底是苻雄和苻坚早就算到了这一点,还是巧合?    若是前者,那么还有什么是他们早就谋算好的?    第一次,杜英有一种被氐人牵着鼻子走的感觉。    这种感觉很不妙,甚至让他升起一种退守长安、确保基业的冲动。    深吸了一口凉气,雪后的渭水岸边,冷风正甚,这倒是帮助杜英快速冷静下来。    若是苻雄和苻坚还能谋算到更深的计划,那么杜英之前拿下长安,就未免搞笑了。因为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说,丢掉长安都是氐人不能承受的。    这一场雪后突然出现的战斗,一场氐人更近乎于孤注一掷的战斗,其根本目的,不也是氐人为了能够尽快重返长安么?    不然失去了长安这个关中粮仓和枢纽,氐人就只能坐看杜英和他们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开,一直到无法追赶的地步。    想明白这一点,杜英还是坚信,自己刹那间高估了对面。    或许对面也正是借用这一两个小谋划,想要打乱杜英的思绪,甚至给王师造成恐慌。    对岸的王师骑兵显然也已经意识到自己正在面临怎样的惊险状况,登时不再追击氐人,而是调转马头,意图撤退。    心里还是有点儿数的,杜英如是评价。    不过为时晚矣······    身在对岸的氐人,显然早于杜英意识到这两支队伍的来路,因此他们的行动也更快。    步卒从两侧展开,封堵王师骑兵可以突围的道路,而军中骑兵则汇聚、出击,直接正面拦截。    与此同时,终于和大部队汇合的氐人骑兵,也都来了劲头,嗷嗷叫着重新杀回去。    隔着渭水都能够听到他们嚣张的吼声。    渭水东岸,王师步卒之中,也明显有了低低骚动之声。    声音是先从司马勋麾下传来的。    这些士卒的主将骤然被杀,正是六神无主的时候,杜英安排他们协助,他们倒是也没有拒绝——杜太守在关中的公信力素来是杜英命令能够畅通的保证。    而且谁让人家官大呢?    可是现在,这些士卒们眼睁睁看着对岸的截杀,心中自然不免升起惶恐和担忧。    仿佛看到了不久后的自己。    很快,关中盟的将士们也开始有一些声音发出,不过和梁州兵马截然相反,关中盟的士卒们并不想看着对岸的骑兵被撕咬干净,所以一个个想要请缨渡河救援。    能够接应出来一点儿是一点儿。    就连周随这主将,也露出于心不忍的神情。    那可是上千骑兵啊,是王师各部好不容易汇聚起来的,放在哪里都是宝贝疙瘩。    杜英沉声问道:    “此时渭水岸边,还有多少船只?”    “西岸已无,东岸尚且还有二三十条,都是捕鱼用的小船。”周随赶忙说道。    “盟中兵马,可有敢战者?”杜英接着问道。    周随突兀间似乎预料到了杜英想要做什么:    “盟主请放心,余之属下,从无胆小怯懦者!”    “上船,把我们的袍泽弟兄带回来。”杜英径直说道。    眼前的这一场局,似乎已经无解。    但是杜英仍然愿意用最大的努力去写下他认为可行的答案。    哪怕这个答案不正确,但是至少他写下了。    或许从整个战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