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江左来的人都是什么德行,王羲之心里是清楚的。    一路上他也对这些家伙们多加考校,发现其中能成才的怕是寥寥可数。    不过世家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家学渊源深厚,所以把他们塞在位置上,只要遵循先辈们的做法,萧规曹随,就不至于出什么岔子。    可是这只是让他们按部就班的去做。    如果是让他们面对百废待兴的关中州府呢?    而如果这背后更有人捣乱呢?    就算是杜英和关中盟袖手旁观,那桓温呢,梁州刺史呢?    王羲之微微皱眉,此时只恨这些家伙不争气,不然的话自己也可以拍着胸口保证,把人放上去,保准还关中百姓一个朗朗晴空。    杜英则接着说道:    “更何况三郡之地,可只是太守归于关中盟,其余的各处人选,还是要考虑到大司马和梁州刺史才是,尤其是扶风,现在还在梁州刺史兵锋下。    纵然是余也不敢说能从梁州刺史的手中真的获得扶风太守的实权,更何况是江左?    梁州刺史对江左的不满,本来就不是什么秘密,右军心里也应该很清楚。”    “所以只是在长安?”王羲之沉声问道。    “除了长安之外,其实还有蓝田、商洛。蓝田虽然是长安属县,但是王师兵马屯驻于此,县令之类的,大司马也没有让关中盟派遣人担任的意思。”杜英缓缓说道,“想来应该是打算留给江左的。商洛郡估计也一样吧?”    王羲之微微点头:“既然仲渊知之,又何必再说此两处呢?”    “说这些,其实只是想要告诉右军,余对现在我们两方既有的势力很清楚。”杜英笑道,径直起身,走向谢奕身边悬挂的舆图。    一道道目光也追上杜英,只见杜英伸手在舆图上指了指:    “关中向南,无外乎武关和祁山,一路向荆州,一路向巴蜀。现在余能掌控连通巴蜀的道路,而事实上江左世家已经掌控连通南阳的道路,不是么?”    王羲之亦然起身,此时的他显然已经把杜英当作一个平等的盟友来对待,这个姿势也是给予杜英足够的尊重。    不等王羲之回答,杜英已自顾自的说道:“如此一来,巴蜀和淮上等地的货物,其实可以汇聚关中,不妨我们双方来做生意?”    王羲之沉声说道:“道路曲折,绕有千里,江左无须行此亏本之事。”    “荆州,恐怕不会那么轻易让你们通行吧。”杜英反问道,“因此为了防止巴蜀彻底被荆州阻拦,变成大司马的后方,不管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你们仍然会愿意这么做的。”    桓温晋为大司马、南郡公,麾下的文武们,尤其是那些荆蜀世家,自然更是看到了从龙之机。    他们必然会变本加厉的阻挠江左世家对荆州、蜀中等地施加影响,最好是让本地之官民,知有桓温,而不知有朝廷,更不知有王谢。    “江左之人,仍然可以通过这条道路进入蜀中,考察民风、探查消息。江左之物资,仍然可以通过这条道路出现在蜀中百姓的家中,使其知有江左。”杜英微笑着说道,“绕远,也总比没有好,不是么?”    王羲之缓缓坐下,端详着手中的酒杯。    显然他并不是非常喜欢这种被人牵着鼻子走的谈判节奏,可是他不得不承认,杜英说的有道理。    这太香了,是自己没有办法拒绝的,更是江左其余各家必然会推动去做的。    甚至王羲之都能够想象,假如自己不同意的话,杜英会直接选择绕过王家,和其余各家,尤其是磨刀霍霍向建康的吴地世家们商谈。    尤其是此次北上的各家多半都是年青一代,这意味着相比于真的为家族争取到足够多的利益,他们其实更期望的是能够做出来一点儿成绩。    从长远考虑,显然并不能胜过现在就博取一些和关中、巴蜀通商的蝇头小利。    杜英只是从通商本身的角度来说,就足够让这些家伙心动了。    轻轻叹息一声,王羲之沉声说道:    “所以仲渊想要主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