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杜英坐在桌案前,透过半掩的房门,看到自己的卧房那边已经熄灯了,不由得微微一笑。    刚刚通过自己的几下试探,大概也已经试探出来了谢道韫的些许心意。    她没有对自己、一个异性的拥抱,表露出来太多的排斥,也没有拒绝给赤着上身的自己换药,这说明至少在她的心中,自己是很有分量的。    按照后世的话说,这种状态,应该是友达以上、恋爱未满?    所以杜英试探一下,却不着急动手动脚,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至于口花花,显然并不能在这个时候引起一个女文青的好感,而只会让在感情这种事上格外敏感的女文青觉得轻浮而孟浪。    想要吸引一个女文青的注意,当然还是要靠才华啊。    杜英呼了一口气,翻阅着这两日盟中送来的文牍,除了夏收之外,倒也没有什么大事,唯一值得注意的就是罗含老爷子已经在张罗着书院的事,列了长长的清单,从建筑材料到书籍一应俱全。    这自然需要盟中联系各处坞堡协调,尤其是后者。    好在各家坞堡怎么也都是当年大小世家转变而来,这点儿底蕴还是有的,至少能够帮老爷子凑齐一个书架。    只不过这两天没有足够的人手给他,只能抽调了几名士卒帮他干活,等夏收之后自然就好说了。    接着,杜英发现桌案上还有一个竹简,是之前自己并没有见过的,觉得有些奇怪,索性拿过来展开。    “征西幕府?”看到第一列文字,杜英的呼吸就猛地急促。    接着往下,他看到了一个完整的名单。    以谢奕为首,郗超、罗含、袁宏、张湛、罗友······    一个个名字,囊括着江左和荆州数代才俊,也是桓温一路征战巴蜀、北伐关中的底气所在。    其中有一些名字,杜英也已经熟悉,比如袁宏这个杠精,谢奕就经常挂在嘴边。    而后面的张湛和罗友等人,杜英并不是非常了解,只是偶尔听到名字罢了。    不过不需要他操心,因为每个人的特点、爱好,在名字下面,都有简单的备注。    比如罗友性嗜酒、不拘小节,记忆力极强,又比如张湛喜好玄学并且精通儒、道、佛等多家学问,同时还在编著一本书,《列子注》。    杜英曾经听闻罗友之名,是因为这家伙当时随着桓温入蜀,曾经背下来了成都的所有文史、府库资料,包括成都户口、府库存储各项物资数等等,丝毫不差,让桓温惊诧不已。    倒是这张湛,不甚熟悉。    当然,杜英并不知道的是,张湛所编著的《列子注》被认为是宋明理学的滥觞,同时《列子注》本身其实是把散乱的列子各篇重新编撰成书,对于道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另外,佛教本土化的过程中,也借鉴了《列子注》中的思想,容纳了很多张湛提出的更适合于华夏本土的思维。    因此桓温幕府之中,的确卧虎藏龙。    杜英抚着这一份名单,上面娟秀的字体已经告诉他这是谁写的。    谢道韫这是毫不保留的把桓温幕府的底细都告诉自己了,为什么?    是因为在她的心中,自己已经是一个值得托付一切的上官,乃至于情郎了么?    好像还欠点儿火候,至少杜英并没有这种感觉,谢道韫对他的提防和淡淡的疏离,杜英是可以感受到的。    当然也不排除谢才女是故意摆出来的架子,避免直接就被自己得手了。    不过杜英更倾向于认为,在谢才女的心中,反正这样可怕的组合,自己也战胜不了,所以早日了解一下,早日认清局势,或是乖乖的抱紧谢奕的大腿,或是抓紧抱住桓温的大腿,都可以。    可是这是否意味着,她已经察觉到了自己深层次的打算?    杜英的手不由得抖了一下,不过旋即又否决了这个想法。    若是谢道韫知道自己之后的计划,那么估计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抓紧去找罗含,或者直接去找谢奕和桓温汇报。    少女心思,总是难猜啊。    算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