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说是一名“研究者”的工程师,他更愿意在全方位的迭代后,才冠以“代”这样的词汇。

    比如说科学技术推进了一步,引擎有了突破性的技术跃进,外观的设计有了更优势的图纸,总之一定是突破性的发展,才能用“代”。

    而且现在第四代,也就是奇-IV型轰炸机还只是图纸,他们连原型机都没有造出来,现在就说着要搞第五代第六代,是不是……太夸张了?

    林奇摇了摇头,“你可以通过前面的参数变化计算出一个增强的合理倍数,然后用这个合理倍数去带入数据。”

    “这样就能够让我们的客户明白我们的研发能力有多强,并且让给他们一种‘规范’,这种力量,会让一切都在我们的控制范围之内。”

    林奇没有说的那么复杂,其实这是在建立一种标准,这就像是一个学习落后的学生如果想要追上学习好的学生,他就必须按照某种层级,一点一点追上去。

    分数,就是这样的层级。

    飞机其实也是。

    当那些购买了这些飞机,或者技术的国家想要在原有的技术上进步时,他们首先要怎么做?

    凭空想象一些参数或者技术然后去研究?

    不,他们会盯着技术最先进的那些国家,也许他们不一定能抄到技术,但他们可以找到“有成功经验累积的发展方向”。

    比如说更大,更稳定,飞行更远……

    他们能找到这些“正确”的方向,然后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没有人会认为世界科学技术最强的国家发展的路线是错误的。

    更不会相信提出了《制空权说》的林奇,会在这方面搞错。

    于是人们会把飞行研究所公布的一些参数,当作是未来轰炸机的一种发展趋势……

    总工程师不是资本家,他不清楚这里面的情况。

    他更不是政客,也无法理解战略战术从来都没有“正面”的表达方式。

    欺骗敌人,以及更轻松的获得胜利,就是它们的核心!

    看着总工程师差不多了解之后,林奇又问道,“我们的战斗机做的怎么样了?”

    “林-II型的原型机已经出了,我们正在尝试各种测试,年底或者明年,应该可以出到III型。”

    谈到这个总工程师稍稍有了一些兴趣,比起轰炸机相对“简单”的堆参数,战斗机就比较复杂了。

    它要适应更多极端的环境,因为它设计之初的目的,让它不可能像轰炸机那样一味的求大。

    它必须能够灵活的在空中完成各种动作,并且能够有效的对其他飞机进行攻击。

    在《制空权说》中,林奇大谈特谈地面对空中入侵的封锁方法,唯独没有谈从空中获取制空权的方法。

    当然这有可能是他的“眼界”有限,但更多的还是他希望释放一种错误的信号。

    至于有没有人会想着要研发战斗机……也许会有,总会有人想到的,但想要追上林奇这边的速度,就很难了。

    林奇很满意战斗机的研发进度,“需要钱的话你可以给我写报告,别为我省钱!”

    他说着顿了顿,“我和约克州州长关系不错,他们邀请我去那边发展,打算以我为核心,推动发展出一个支柱型产业,你觉得我们把研究所和飞机制造迁移过去怎么样?”

    总工程师愣了一下,他认真的思考了一会,“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你知道,林奇先生,布佩恩是联邦的核心,任何最新的技术诞生,都会最先应用在这里。”

    “我不是反对去约克州建厂,只是研究所最好不要搬走。”

    林奇听完之后认真的考虑了那么几秒,他指了一下总工程师,“你说的对,那么这件事就按你说的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